人類學者、白色恐怖受難者丘延亮(右)28日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行「台北之春:六十年代的章回人文誌」新書發表會,作家季季(中)、學者陳鼓應(左)也一同出席。中央社記者邱祖胤攝 112年7月28日
人類學者、白色恐怖受難者丘延亮(右)28日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行「台北之春:六十年代的章回人文誌」新書發表會,作家季季(中)、學者陳鼓應(左)也一同出席。中央社記者邱祖胤攝 112年7月28日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28日電)人類學者、白色恐怖受難者丘延亮回首上個世紀60年代的狂飆與壓抑,完整記錄「鎮壓前的文化春天」,完成3巨冊套書「台北之春:六十年代的章回人文誌」。

丘延亮今天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新書發表會致詞時表示,寫這套書都是為了這個時代,他在書寫過程中體認到,親歷60年代台北的這一群人,也正是處在鎮壓前的「文化春天」之中,為交代當時的社會情況,以及當年置身其中的「我們」,他才決定以「台北之春」為名凸顯那個時代,直面「台北之春」。

作家季季致詞時表示,生命無法預料,她因為丘延亮的關係認識她的前夫楊蔚,回想1964年走進「阿肥(丘延亮)」家的客廳,至今記憶猶新,然而當初相識的人,如今還留下來的已經不多。

季季說,現在大家很流行說「倖存者」這三個字,但她要說「我們是『幸存者』,幸好我們還存在,活下來見證走過的路,見證活著的人發生的事情,以及見證歷史」。而丘延亮完成這套書,恰逢「民主台灣聯盟」案55週年,更是至今唯一的「民主台灣聯盟」紀念碑。

學者、台大哲學系事件的陳鼓應致詞時表示,他曾在拜訪殷海光時發現書架上有馬克斯的「資本論」而大驚,殷海光告訴他,警總前來搜查多次都沒搜走這本書,大概以為這是1本談怎麼投資做生意的書,當天就把這本書送給陳鼓應。

陳鼓應說,丘延亮年輕時往中南部走,在原住民部落歷練,對基層有一股濃厚的理性,「他是左眼看問題,我是右眼看問題」;而丘延亮卻因為讀書會讀了「資本論」而入獄,陳鼓應自己卻真實擁有「資本論」一書,兩人命運如此不同,但都同樣歷經那個壓抑的年代。

根據唐山出版社發布新聞稿,「台北之春」一書分為3卷,分別為親役篇、輕憶篇、清議篇,全書以丘延亮真實結識人物為主角的人文誌追想撰述,聚焦於60年代「台北之春」中諸般文藝活動與人文倡議,忠實呈現戰後台灣第1代自由主義與左翼知識分子未竟的左翼江湖。

丘延亮1945年生於重慶,後隨家人來台,就讀台大人類學系期間因「民主台灣聯盟案」於1968年6月6日被捕,出獄後於1979年赴美獲政治庇護,成為芝加哥大學人類學系博士生,後取得博士學位,2005年獲聘為中研院副研究員。著有「極目田野」、「運動作為社會自我教習」等中英著作多種,譯有「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等書。(編輯:陳政偉)11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