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频发 中国做好应对准备了吗?

酷热难当:中国北方今年遭遇酷热。6月,北京超过35摄氏度的天气达到13.2天,这是从1961年有记录以来最多的一次。其中几天温度超过40度。山东甚至出现43度的高温。

干旱影响农作物:人们担忧再次出现去年的干旱,那是六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609万公顷农作物受影响,经济损失达到数十亿元。而今年1-5月,云南省降雨量减少55%,官方媒体6月表示,已有300万公顷农田受到干旱影响。(图为6月底黄河山西永济段空中俯瞰,也是受到干旱的影响)

水力发电受挑战:酷热也意味着居民、商场、办公楼用电量激增。由于干旱导致水力发电量减少,云南今年2月下令降低铝产出量的14%。去年8月,依靠水利发电的四川省限制工业用电长达11天。(图为去年8月重庆嘉陵江干枯的河床)

煤矿、火电站来补足:为缓解对水力发电的依靠所带来的供电不足,中国加快审批新煤矿和火电站。去年,中国批准了2.6亿吨新的煤炭开采量。今年第一季度,地方政府批准了至少20.45兆瓦新的火电站发电产能,这比2021年全年还高。

洪水也导致稻米减产:今年早些时候,中国中部省份发生十年来最严重降雨,正值收获季节前的这场雨导致15%的小麦不再适合人类食用。洪水也威胁着稻米生长。湖南大米产量占全国的13%。自6月底依赖的持续降雨可能对稻米产量带来巨大影响。

重庆、四川强降雨、泥石流导致人员死亡:中国官方媒体周三宣布,重庆自周一以来的新一轮大降雨导致15人丧生,4人失踪。四川有关部门称7月以来,强降雨已经导致该省46万人受灾,约8.5万人被疏散,而本周预计还可能爆发山洪和泥石流。四川上周泥石流已经导致多人死亡。

11省发出强降雨警报:上周,湖南万余人因洪水被转移,超过2000处住宅受损。贵州也因洪灾及泥石流将人口和牲畜转移至安全地带。云南上周末部分地区强降雨,导致道路如同河流,有汽车被冲走。(图为贵州遵义大降雨后赤水河水位上涨)

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加剧:有科学家认为,气候变化使得极端天气加剧。近来数周,亚洲许多国家出现严重高温,导致人员死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所设定的目标是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

应对不力致严重人员伤亡:2021年,河南暴雨导致超过300人死亡。而中国近期最严重的洪灾是在1998年,当时造成4150人丧生,多数是在长江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