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8T08:21:57.832Z
圖為今年3月10日的「西藏抗暴日」,流亡藏人與人權團體在台北舉行晚會。

(德國之聲中文網)蘭德智庫(RAND Europe)週四(7月27日)發布研究報告,以衛星感測的「夜間燈光」數據為基礎,供外界一窺較少為人知的西藏拘留體系運作。

研究指出,西藏目前至少有79座監獄和拘留中心,幾乎每一個城鎮和村落都有1座。這些拘留設施多數規模不大,安保層級較低,可能以短期關押用途為主;不過,自2019年起,部分拘留設施的夜間燈光有增加趨勢,這種趨勢主要集中於安全級別較高的監獄,可能顯示西藏對異議人士的關押轉向較長期的監禁,而非僅僅是短期拘留,「類似近期在新疆觀察到的狀況」。

報告裡說了什麼?

從衛星圖像看來,這79座關押機構,大多數(86%)都是2011年之前所興建。報告指出,過去一般認為西藏的高壓治理政策,來自於2011年至2016年中共西藏黨委書記陳全國的個人影響力與治理風格;然而,此報告的新證據可能顯示,早在陳全國上任、以及2012年的拉薩騷亂事件之前,中國政府就已經在著手鎮壓異議人士。

此研究進一步分析「夜間燈光」數據,觀察拘留機構的夜間用電狀況,藉此判斷其是否有擴建、改建或其他使用上的改變。分析結果發現,整體上西藏拘留機構的夜間燈光數據沒有顯著的變化轉折點,顯示中國對西藏的關押政策自2010年代起,大致延續至今。不過,若觀察不同機構類型,會發現相較於小型的拘留所,大型機構的夜間燈光數據增加趨勢較為明顯。

夜間燈光數據變化也有區域的差異。報告指出,在2015年至2016年間,夜間燈光的增加現象主要集中在西藏阿里地區,2017年至2018年集中於西藏山南、那曲地區,2019年至2020年集中在首府拉薩。

值得注意的是,西藏昌都地區的各拘留機構,夜間燈光數據自2021年起穩定下降。有些未涵蓋在此報告內、位於昌都的勞改營和職業培訓學校,曾因國際學者的研究而受到國際關注;此報告稱,國際關注可能促使此區部分拘留所被關閉,或者減少了運作。

蘭德智庫的報告指出,中國在西藏的社會治安防控手法涵蓋西藏每一個人,遍及生活所有面向。許多人因從事非暴力抗爭,或因持有達賴喇嘛肖像等理由遭到關押。圖為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4月在印度「小拉薩」地區。

資訊不足不等同於沒有壓迫

在遍及全中國的「維穩」計劃之下,中國政府正在對西藏人民實施預防性鎮壓(preventive repression)。報告指出,中國政府對西藏的鎮壓方式與規模,並不像新疆那樣已有許多相關調查;然而,缺乏關於「職業訓練中心」等關押機構的證據,「並不代表證明沒有壓迫」,反而顯示深入研究的必要。

「西藏仍然是一個資訊黑洞,任何試著了解這裡的安全管控機制的努力,都面臨重重難關。」蘭德智庫歐洲部門的防務安全專家哈里斯(Ruth Harris)向英國《衛報》表示,外國學者難以獲取中國的資訊管道,很多開放的數據也常常是不可靠的。

以英國為總部的人權團體「西藏觀察」(Tibet Watch)研究員丹增曲吉(Tenzin Choekyi)向《衛報》指出,要得知西藏拘留機構內的情況可以說是「不可能」。

丹增曲吉補充道,媒體對西藏的報導在過去10年內逐漸減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資訊的延遲與不流通;與此同時,西藏面臨出入管制,跨越邊境赴印度朝聖者也遭到懲罰,且當局常因個別抗爭者的行動,而對整個社群展開報復更強力的監控

相关图集:一场决定了西藏命运的战役

从第一野战军到第二野战军:1949年11月23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指出:西藏问题,应责成西北局担负主要的责任,西南局则担任第二的责任。彭德怀收到电报后派第一野战军政治部联络部部长范明进行调查,后来发现从西北入藏难度甚大,完成入藏准备需要两年。彭德怀向毛泽东汇报调查结果之后,毛泽东决定,将进军西藏的重任改交给了第二野战军。
向高原进发:中国问题专家威格尔(Oskar Weggel )描述的昌都战役在阳光普照但却又是寒冷无比的10月的一天爆发。解放军多个师一同向青藏高原进发。
架桥:解放军在进军西藏的过程中,比起来同藏军之间进行的战斗,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改善极其缺乏的基础设施显然要更困难得多。
修路:农牧社会的西藏原本只拥有极少数适合载重交通通行的现代化公路。图为解放军在西藏修建水泥公路。
高原上的骆驼车队:中国军队使用骆驼在高原上运载物资。
昌都战役:1950年10月7日,昌都战役在解放军同无论在兵力到装备都明显落于下风的藏军之间展开。近两周后,10月19日,2700名藏兵缴械投降。据记载,在这场战役中,解放军和藏军的伤亡人数分别为114人和180人。昌都战役之后,藏人放弃了武装抵抗。
达赖喇嘛在“被解放的西藏”:昌都战役的失利让西藏噶厦政府别无选择。1951年5月23日, 西藏噶厦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简称《十七条协议》)。 随后,当时年仅15岁的达赖喇嘛决定暂不离开西藏,并于1951年10月正式同意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具有迷惑性的友善姿态:1954年,十四世达赖喇嘛首次在北京拜访毛泽东。当年9月,他以西藏代表的身份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幻象。此后不久西藏起义运动受到镇压,1959年,达赖喇嘛流亡印度。在这之后,文革期间西藏文化遭到大规模破坏,西藏的自治地位也越来越弱。

根據聯合國報告,西藏的社會、文化、語言近年持續遭受同化與侵蝕。西藏流亡政府駐台代表格桑堅參3月曾告訴DW,中國政府長年宣稱推行漢、藏語「雙語教育」政策,卻仍不斷壓縮藏語的教學空間。許多藏族家長被迫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接受幾乎全漢語的教育,把原生家庭與藏族傳統隔離開來,形同「西藏最大的集中營」。

藏人行政中央(CTA)司政邊巴次仁(Penpa Tsering)曾於今年3月以視訊方式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發出了沉痛警告:「如果中國不改變現行政策,西藏和藏人肯定會緩慢而痛苦地死去。」

面對西方及流亡藏人的相關指控,中國政府過去多次主張「西藏事務純屬中國內政」,要求各界勿「以人權為幌子」干涉。針對西藏寄宿學校的指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曾於3月表示這是「惡意抹黑」,聲稱中方有保障當地孩童權利。

相关图集:1959年的西藏起义

亲中代表:1959年3月2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命令,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代行西藏地方政府职权。任命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为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代理主任委员。当年21岁的班禅喇嘛对中共不乏好感。
翻越喜马拉雅山逃亡:毛泽东将达赖喇嘛出逃看作是一个将他定义为叛徒的绝好机会。一周之前,毛泽东已笔头指示:如果达赖喇嘛与他的随从一起逃跑,“我军一概不要阻拦。”1959年3月21日,也就是逃亡的第四天,23岁的达赖喇嘛翻越惹嘎拉山口来到藏南。
剑拔弩张:当流亡印度的达赖喇嘛在阿萨姆获得友好的政治庇护后,中印关系更由紧张转为敌对。
进军西藏:西藏的武装力量无法抵御中国人民解放军。但西藏的险峻地形构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因此,中国军队必须为进藏修建新的桥梁。直到1954年,从原属西藏的安多地区(今青海省)到拉萨的第一条公路才正式修通。
友好往来:作为回访,达赖喇嘛于1959年9月4日前往新德里的尼赫鲁府邸做客,与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进行了交谈。
不顾千难万险:西藏起义之后,许多藏民追随达赖喇嘛,历尽险阻,长途跋涉逃往印度。
被迫妥协:1951年,拉萨政府与北京方面签署《十七条协议》,被迫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人民民主社会”的改造。作为条件,中央政府允许西藏在改革上实行较长的过渡期。协议也规定西藏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持西藏现行的制度不变。1954年9月,十四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入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边境冲突:1959年4月,中国方面加强了中印边境的驻军,并封锁了通往尼泊尔和克什米尔拉达克的关口。西藏起义使得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中印关系一触即发。1959年8月和10月发生在边境一带的武装冲突更使双边关系雪上加霜。
抗议化为愤怒:1959年三月底,一群藏人在印度边境城市噶伦堡(Kalimpong)举行抗议
反抗斗争:从1956年开始,西藏的社会主义改造和针对“达赖集团”的斗争进一步深化,尤其以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为甚。越来越多的藏人起来反抗汉人的统治。1959年3月10日,有关达赖喇嘛可能遭到绑架的消息传出后,抗议活动激化为暴力冲突。3月17日,以妇女为主的数千示威者聚集在布达拉宫门前,抗议共产党政权的占领和压迫。几个小时之后,武装冲突爆发。
政治收编:在1954年10月13日召开的首届人大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与达赖喇嘛向外界展示了友好融洽的关系。毛泽东一直清楚地知道,“西藏问题”不能单纯以军事方式得以解决。然而,他低估了西藏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性,这一错误为1959年爆发的西藏起义埋下了伏笔。
达赖喇嘛逃亡:1959年3月17日,正在罗布林卡夏宫内的达赖喇嘛听到附近传来枪声,决定出逃。与此同时,解放军在拉萨河谷向起义者开火。
边境哨所:一扇木板门标志着印度与西藏之间的边界。摄于1959年4月初。
增兵西藏:为了防止暴动规模扩大,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1959年3月20日决定向西藏增派部队,发起“全面反攻”。
军事控制-1950年: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内战胜利后开始制定将西藏从政教合一的旧有制度中“解放”出来的初步计划。当时,西藏实际上处于政治独立的状态。为防止西藏的独立地位在国际上得到承认,毛泽东很早就意识到要尽快解决“西藏问题”,推进中国的“统一”。1950年10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向西藏进军。
起义失败:不久,西藏起义被镇压。这张图片摄于3月21日,画面上的起义民兵正在等待被押往监狱。
缴出武器:西藏起义者在拉萨向解放军缴械。这张图片的拍摄时间不详,1959年4月13日由纽约一家图片新闻社首次发表。
一边交好,另一边交恶:达赖喇嘛获得政治避难许可之后,于1959年九月首访印度首都新德里,并在那里受到了热情接待。在西藏起义发生8个月后,中印这两个在50年代交好并共同从中获益的邻邦变成了敌人。
流亡印度:1959年3月,大批西藏难民抵达印度米萨马里的过渡性营地。
护卫下歇脚:尽管如此,达赖喇嘛及其随从仍然受到追踪。在贴身护卫及“四水六岗护教志愿军”的护卫下,达赖喇嘛于1959年3月31日越过了中印边界。
政治声援:1959年4月24日,印度总理尼赫鲁前往喜玛拉雅山脚下的穆索里会见达赖喇嘛。此前几天,也就是4月18日,显然受到印度支持的达赖喇嘛要求西藏从中国独立出来。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