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11年 家属终争得香港41年来最大海难进行死因研究 法庭望防同类事件再生
于2012年国庆日的烟花观赏船与港九小轮相撞造成39人死亡的南丫海难,港府一直拒绝公开整份调查报告,而法庭亦认为毋须召开死因研讯,但死者家属坚持寻找真相,在争取11年后,终于获得上诉庭裁定得直,下令为坚持到最后的两名遗属的死者召开死因聆讯,以防因海事处的系统性问题而引发同类事件再次发生。法官期望,死因聆讯可令事情告一段落,家属获得解脱。相关的运输及物流局发言人昨(26日)午在裁决后表示,会尽力配合死因研讯。但闻判后笑称「多年来唯一一次可以在镜头面前笑」的死者家属梁淑玲表示,召开死因研讯只是开始,待死因研讯结束才算完满,期望各相关持份者,包括船厂及船公司等提供资讯,配合死因庭,以免重蹈覆辙。
单是要求召开死因庭的法律诉讼已耗时近三年,梁淑玲和另一遗属兼幸存者赵炳全因不服死因庭和高等法院原讼庭均认为毋须召开死因研讯的裁决,向上诉庭提出上诉。
上于庭三名法官昨早颁下书面判词,指召开死因研讯具有社会功能,可释除公众疑虑和找出事件涉及的系统性问题,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符合公众利益,而原审法官的观点则过于狭隘,裁定上诉人得直,下令就两名死者梁家杰及赵少琼召开死因聆讯,让家属可透过死亡研讯「寻回真相最后一块拼图」。
判词指,案件涉及公众利益,可从港府当初召开调查委员会调查得见,问题是调查报告完成后才出现的证据是否有足够的公众利益支持召开死因庭,而上诉庭认为事件指向海事处有系统性问题导致事故,涉事官员应在死因庭接受公开讯问。法官举例称,有证据显示「南丫四号」的围板太低,不合规格,以致船只下沉,导致有人死亡,并衍生出系统性的问题,包括为何海事处在例行检查中未有发现这些不合规情况,而这又涉及处方对船只的审批丶认证和检查工作等系统性问题,当时未被调查委员会揭发,理应受到调查,并在死因庭上让陪审团提出建议,以防同类事件再次发生;另外,死因庭的公开讯问亦有助提升海事处管治和公众对该处的信心。
法官又举例道,制造「南丫四号」的船厂是否知悉船只的水密舱应该建为密封,同样是海难死者死亡的远因,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解答的根本问题和根本原因。
上诉庭三名法官潘兆初丶关淑馨及朱芬龄在判词中对死者家属致以最深切同情,期望死因研讯结束时,即使姗姗来迟,亦可以令死者家属得以解脱。法官又感谢警方从调查委员会取得线索,并准备死因调查报告的努力,成为死因研讯的重要基础。
坚持求真:为家人死因求个明白 制度问题须公布
协助家属的前立法会议员涂谨申今早在电台节目中透露,家属一方至今已掌握七丶八成事实,而法庭有权要求当局就事件提交更多资料,期望港府在死因庭上公开当年由运输及房屋局就海事处官员所作调查的报告。另外,家属亦可在死因研讯中盘问和检验证据,纠正当年家属无权在独立调查中无权盘问证人的极度不公情况。
海难后有多名家属共同入禀追责,但最后只剩两人,当中,赵少琼的弟分赵炳全表明,事发至今逾十年,其昌间曾有放弃上诉的念头,但念及去世亲人死得「不明不白」,实在不可以对死者没有交代,故此坚持下去。
另一死者梁家杰的家属梁淑玲表示,本以为一丶两年便可得知事情真相,遗憾真相一直未明,只好继续追寻。
她对上诉庭的裁决表示激动,感谢各界协助和律师团队的坚持,自称她这个平凡人若非得到团队的专业意见及分析,「这件事只会沉落去海底」。而法庭虽只裁定为两名死者召开死因研讯,但会联络其他难属,欢迎他们加入申请召开死因庭。
此外,一班遇难者家属亦发出新闻稿,表示对裁决万分感恩,但由于部分涉案证人可能已经移民,呼吁有关人士配合,回港出席死因研讯并作供。
香港41年来最大宗海难事故的「南丫海难」,在2012年10月1日国庆日晚上发生,当时百多名港灯员工及家属乘坐「南丫四号」出海,以便观赏烟花,岂料与港九小轮的「海泰号」相撞,「南丫四号」迅速下沉,造成39人死亡丶92人受伤。当局成立独立委员会进行调查,但只公开报告撮要,完整报告只向签署保密信件的时任立法会议员阅览;而死因庭亦于2020年11月决定不召开研讯,并裁断遇难者是「非法被杀」。三名死者家属去年入禀高等法院要求召开死因研讯,法官高浩文以未符合公众利益为由,拒绝家属的申请。
事件中,「海泰号」船长黎细明和「南丫四号」船长周志伟被裁定误杀罪名成立,分别判囚 8年和9个月;海事处前助理处长苏平治以身为公职人员行为不当罪成,判囚 16个月,但入狱四个半月后上诉得直获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