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建筑支出超预期,美国建厂忙
在基辅格伦代尔,一家正在建设中的电池制造厂。
图片来源:Gina Clear/The News-Enterprise/Associated Press
美国国会去年通过了两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意在重建美国的制造能力。虽然这些举措的最终经济影响将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你肯出钱,他们就肯建厂房。
美国商务部周一公布了5月份建筑支出数据,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总体支出环比增长0.9%。这一次,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用于制造业设施的建设支出。该项支出5月份环比增长了1%,同比增幅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76.3%。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制造业结构支出接近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5%,为1991年以来最高水平。在第二季度,该项支出占GDP的比例似乎注定会更高。
这要归功于去年8月通过的《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以及《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前者包括对半导体生产投资的激励措施,后者则涵盖了针对电动汽车生产和使用国内生产内容等项目的激励措施。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指出,对这些激励措施的接受程度似乎超过了早些时候的预期。
制造业建筑项目的激增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部分原因在于这种现象出现在制造商信心相当低迷的情况下。同样在周一,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公布,6月份制造业活动指数从上个月的46.9下滑至46。任何低于50的数据都代表制造业活动的萎缩。这可能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尽管经济似乎仍在增长,但增速缓慢,美国人购买的制成品减少了,他们曾在疫情期间大肆囤积此类物品。此外,来自美联储和其他地方的制造业生产数据表明,ISM基于调查的指标读数有些过于严峻了。
所有相关项目将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制造业活动的持续增长,要等设备投产后才能知晓。但就目前而言,即使制成品需求仍处于疫情后的宿醉状态,制造商在新产能方面的投资显然于经济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