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凭AI无法扭转芯片业颓势
芯片制造商台积电16个季度以来首次出现收入下滑。
图片来源:sam yeh/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英伟达(Nvidia, NVDA)或许可以卖掉该公司能生产的每一块AI芯片。但对芯片生产业而言,不幸的是,只有一家英伟达。
这一难题在第二季度财报季伊始就已显现。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2330.TW, TSM, 简称﹕台积电)上周四公布,第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近 10%。这标志着该公司16个季度以来首次出现收入下滑,此前的这轮收入连续增长至少是该公司自2000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2000年是标普全球市场财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编制此类数据的最早年份。
这并非完全出人意料。由于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等产品需求的下滑,芯片行业仍深陷增长放缓的泥潭中,因此分析师此前已预计会出现收入下降的情况。
根据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的数据,今年1-5月的全球芯片销售额同比下降21%。而且短期内似乎还看不到转机。台积电表示,该公司目前预计,今年全年按美元计算的营收将比去年下降10%左右;该公司三个月前的预期是收入降幅为低至中个位数百分比。
按年收入计算,台积电目前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半导体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代工商,生产客户自行设计的芯片,这些客户既有苹果公司(Apple, AAPL)、亚马逊(Amazon, AMZN)、微软(Microsoft, MSFT)和Alphabet (GOOG)旗下谷歌(Google)等高科技巨头,也不乏英伟达和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MD, 简称AMD)等缺乏自主制造能力的主要芯片设计公司。
因此,台积电的业绩是揭示全行业健康状况的一个有力风向标,而其最新业绩为业界投下了一个巨大阴影。费城半导体指数上周四下挫3.6%,该指数成分股当天全线收盘走低。
芯片制造设备厂商的股票跌幅尤为明显,此前台积电表示,该公司今年的资本支出将处于早前预期的320亿至360亿美元区间低端,意味着比上一年减少多达12%。
芯片设备制造商阿斯麦(ASML, ASML)、 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AMAT)、KLA (KLAC)和泛林集团(Lam Research, LRCX)的股票上周四平均下跌了近5%。
今年以来,芯片股一路高歌猛进。本轮涨势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交易员们试图在这个周期性很强的行业最终复苏之前抢占先机。但芯片股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围绕生成式AI的炒作——这种技术为ChatGPT等聊天机器人提供动力,同时也需要强大的计算和图形处理器。
云计算巨头微软、谷歌和亚马逊都在竞相开发生成式AI工具和服务,从而推动了对必要组件的需求。英伟达在5月份发布的最新季度财报中大幅上调了收入预期,自身股价因此一路走高,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从英伟达5月份发布财报到近日台积电发布最新财报的这段日子里,费城半导体指数跃升了22%,为标普500指数同期涨幅的两倍多。
但是,英伟达的迅速崛起并不能带动整个芯片行业水涨船高。台积电上周四表示,AI相关收入仅占其目前营收的6%,而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占营收的33%。就智能手机业务而言,环境可能依然充满挑战;根据Visible Alpha提供的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期,在截至9月的财年中,苹果iPhone销量将下降4%;若事实如此,将是四年来首次出现这样的下降。
尽管台积电预计其AI业务将迅猛增长——未来五年平均每年增长50%,但该业务也必须克服一些严重的生产制约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出现在生产流程的后端,即芯片与其他组件封装的环节。
Stifel的Brian Chin说,台积电有可能将英伟达AI芯片的产量提高至投产产量的四倍,“短期内产量不会改变,因为先进的封装能力是瓶颈所在”。
即使是英伟达,也无法完全对抗芯片行业遭遇的“地心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