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涂鸦墙、成蕾案、赖清德访美等本周重要新闻故事

图像来源,@lei_uk
有人在这些涂鸦上面又加上了自己的观点。
8月第二周,几名中国留学生在伦敦把一面涂鸦墙刷成白色,涂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标语,引发争议。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3%,为2021年2月以来首次下跌。
澳大利亚籍记者成蕾在中国被关押之后首次公开发言,她已经失去自由接近三年。
刚刚过去的一周,BBC中文有以下新闻内容受到读者的关注。如果你错过了,带你一一回顾。
1. 中国留学生伦敦东区涂鸦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争议

图像来源,@lei_uk
伦敦东区的一面墙上用白底红字写下了在中国司空见惯的24字政府宣传标语。
在伦敦东区的红砖巷(Brick Lane),几名中国留学生因把当地一面涂鸦墙刷成白色,并喷涂上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标语而引发争议。
周日(8月6日),几名中国留学生在小红书和Instagram等社交媒体表示,他们在伦敦的一面墙上用红色颜料写下了在中国司空见惯的24字政府宣传标语。
“我们在伦敦刷了一面墙。”一位名为“不跑糯辣”的博主在小红书上写道,“充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欢迎大家打卡!”
这一事件迅速在中文社交媒体引发讨论和争议。有网民称赞“一秒回中国”、“文化输出”,但亦有不少网民批评“强化中国负面印象”、“文化入侵”。
2. 中国通缩:消费价格指数罕见下跌引发担忧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8月9日)发布数据,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3%,为2021年2月以来首次下跌。
分析称,这将给正在力争重振需求的中国政府带来压力。
3. 成蕾案:在华被关押三年后首次公开发声称“怀念阳光”

图像来源,Nick Coyle
成蕾自2020年起一直被扣押。
一名将在本周末被中国关押满三年的澳大利亚籍记者首次公开发言。
成蕾在一封致澳大利亚人民的公开信中说:“我怀念阳光。在牢房里,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但我一年只有10个小时能站在它底下。”信函经由获准每月探视她的外交官笔录。
“我实在难以相信,当我还在澳大利亚居住的时候,总在躲避阳光。”
4. 赖清德访美:台美断交40多年来的“过境外交”如何成为“深思熟虑的妥协”

图像来源,Taiwan President Office
台湾副总统赖清德将在8月12日启程出访台湾邦交国巴拉圭,18日返台。
台湾副总统赖清德即将8月12日启程出访台湾邦交国巴拉圭,他此行计划18日返台,期间将先后过境美国纽约、旧金山。
此次赖清德以现任副总统身份出访巴拉圭,途中也会再次过境美国,加上台湾大选在即,赖清德是代表执政党的参选者,这次访问再次让台湾以“过境外交”维系对美外交,开拓生存空间的种种挑战浮上台面。
5. 容海恩现象:国安法下香港议员的“大义灭亲”与家庭关系变迁

图像来源,Reuters
容海恩指若知悉家翁袁弓夷的行踪“必定毫无疑惑”向警方举报
最近一个多月,香港社会很关心一位女性公众人物的家庭婚姻状况,甚至不时传出她离婚的假消息。
她并不是娱乐圈明星,而是“爱国者治港”下的两届立法会议员、现年42岁的建制派新民党副主席容海恩。
7月24日清晨,她和丈夫、政治学者袁弥昌仍在睡梦中,十多名警员突击登门搜查,检取寓所内的电脑和手机,并带两人到警署问话,历时三小时。
这是因为她身在海外的家翁(公公)、现年74岁的“香港议会”发起人袁弓夷,7月初被香港警方国安处悬红100万港元通缉。
6. 高温与气候变化:中国行为艺术家用“赎罪券”对抗碳排放

图像来源,Provided by Nut Brother
坚果兄弟
近几个月来,热浪席卷中国从北到南多个省份,许多地方的气温甚至超过40度,频频有报道传出中暑致死案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行为艺术家“坚果兄弟”发起为高碳排放公司“赎罪”的倡议,希望帮助那些必须直面高温天气的户外劳动者防暑降温。
他把这项倡议发布在中国社交媒体账号上,但不到一个星期就被封锁。
“在中国做项目有一个特点,很多事情要随机应变,”坚果兄弟接受BBC采访时说。
坚果兄弟仅以此名为人知晓,他在过去十年左右从事自由艺术创作,专注环境问题,擅长用戏谑的手法引导公众关注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