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周慧盈成都16日電)中國商務部日前公告對自台灣進口的「聚碳酸酯」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引起討論。國台辦今天說,這是正常的反傾銷調查案件,盼所涉企業配合,以依法合規方式拓展中國大陸市場。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朱鳳蓮16日透過「答記者問」形式的新聞稿表示,中國商務部去年10月8日收到相關業者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按照「反傾銷條例」的規定,同年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當年第35號公告,對原產於台灣的聚碳酸酯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據表示,根據調查結果和有關法律法規,中國商務部於8月14日發布初裁公告,認定原產於台灣的聚碳酸酯存在傾銷,決定對上述產品採用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朱鳳蓮說,這是一起正常的反傾銷調查案件,主管部門將本著公平公正原則,嚴格依據法律法規,展開進一步調查,做出最終裁定;希望所涉企業積極配合,以依法合規方式拓展中國大陸市場。

中華經濟研究院專家顏慧欣日前指出,聚碳酸酯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小項之一,「等於先前受益產品卻在現在被說有問題,先前還有一例為石斑魚;接下來恐得注意中國會不會再拿ECFA早收清單項目,對台構成經濟脅迫壓力」。

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張弘遠指出,聚碳酸酯為ECFA早收清單小項之一,關稅減讓紅利現已不再,早收清單保護傘無效了;後續可觀察中國會否透過逐漸取消實質紅利方式架空ECFA。

張弘遠並認為,中國商務部初步認定台灣的進口聚碳酸酯傾銷成立,「這和中國經濟衰退大背景有關係」。(編輯:楊昇儒)11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