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衰弱就不危險?紐時專欄:台灣面臨風險增 西方應2做5不做
(中央社台北31日電)紐約時報報導,過去一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崩潰印證了中國衰落,西方國家必須重新調整思路應對,有5件事不應做及有2件事應做,包括不要以為中國衰落就變得不危險,相反台灣面臨的風險正增加。
紐時30日刊登專欄作家史蒂芬斯(Bret Stephens)的文章(這裡看),指以往政治學家會指中國崛起對美國霸權構成挑戰。但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崩潰,中國衰落已成事實,未來10年西方國家要面對的,不是中國崛起,而是衰落。
他表示,西方國家要重新調整思路應對中國衰落,有5件事不要做:
一、不要把中國的不幸看作自己的幸運。隨著中國對世界各地的需求減少,會令全球經濟成長受到限制。
二、不要認為中國的危機是短暫。中國房地產及其相關行業占國內生產總值近30%,其中大量資金來自以不透明的信託業,價值2.9兆美元,而這行業目前似乎搖搖欲墜。即使中國能避免一場全面危機,其長期成長也會受制於勞動人口嚴重減少。
三、不要以為中國的經濟管理能力很強。報導引述習近平年輕時一位同儕說,習近平「被認為智力平平」,靠獲得3年制的「馬克思主義實踐」學位,讓自己變得「比紅更紅」而渡過文化大革命。他任內加強對經濟的控制、對外國企業的騷擾,實施嚴厲的資本管制,令商業領袖及資本外逃。
四、不要把中國的國內穩定視為必然。報導強調,「年輕人的抗爭幾乎總是動盪的有力源泉」,中國青年失業率創新高,而官方只掩飾真相,「當不斷提高的期望因突然惡化的社會和經濟條件而受挫時,革命就會發生」。
五、不要認為一個正在衰落的大國就不危險。當大國崛起時有能力等待時機,反之,當國家衰落便忍不住冒險,「隨著中國經濟的衰落,台灣面臨的風險也在增加」。
另一方面,史蒂芬斯認為有兩件事西方國家應該做的:
一、堅持四條紅線。美國在多方面應毫不妥協、毫不畏懼,包括航行自由,尤其在南海;台灣和其他印太盟友的安全;保護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國家安全;以及保護在中國和在美國的美國公民和華裔居民的安全。美國也應幫助烏克蘭擊敗俄羅斯,令北京對台灣進行軍事行動前三思。
二、奉行緩和政策。美國不應與中國進行新冷戰,反而應以寬宏大量的方式處理中國的經濟困境,如從取消川普政府時期實施的關稅開始,這些關稅對美國公司、消費者及中國的傷害其實是一樣大。(編輯:陳鎧妤/邱國強)11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