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2T08:36:23.006Z
賴清德以台灣副總統身分過境美國並非第一次(資料照片)。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外交部次長俞大㵢週三(8月2日)公布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友邦巴拉圭的行程。賴清德預計8月12日下午自台灣出發,去程與回程將分別過境美國紐約和舊金山;整趟旅程總計7天6夜,預定18日清晨返抵台灣。

根據行程細節,賴清德將於當地時間12日過境紐約,隔天晚上離開美國;14日上午他將抵達巴拉圭,15日參加巴拉圭候任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ña Palacios,另譯潘尼亞)的就職典禮;回程部分,他預計16日上午離開巴拉圭,下午過境舊金山,17日搭機返台。

在巴拉圭期間,賴清德將與現任巴拉圭總統阿布鐸(Mario Abdo Benítez)會晤,並參加該國首都亞松森建城486週年紀念活動,「與出席的外國政要自然互動」。隨賴清德出訪者,還包含台灣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副秘書長黃重諺等人。

巴拉圭與台灣建交逾60年,是台灣在南美洲僅存的唯一邦交國。今年年初,阿布鐸曾應邀訪台;7月中旬,候任總統貝尼亞也訪問了台灣,並承諾任內將與台灣站在一起

巴拉圭新總統貝尼亞7月12日會晤台灣總統蔡英文及副總統賴清德,這天也是巴拉圭與台灣建交66週年的日子。當時貝尼亞說,他執政的5年內,巴拉圭都會「跟台灣站在同一邊」。

不會過境華府

在被媒體提問,先前有消息曾稱賴清德欲爭取過境華府時,俞大㵢回應,賴清德此行過境美國的協調工作,「從一開始就沒有包括華府、維吉尼亞或阿靈頓」,外界此說「是不確實的」。他還表示,賴清德此次出訪是特使身分,過境美國也是以此身分規格過境。

賴清德7月出席一場活動時曾稱,明年的台灣總統大選是「中南海」和「白宮」的選擇,而台灣總統若能「走入白宮」,「所追求的政治目標就已經達成」,引發廣泛討論。英國《金融時報》曾引述消息指,美國聽聞此說後要求賴清德釐清,但台灣總統府回應,美國高層並無做相關表示,且台美關係穩健,並沒有造成美方誤會。

至於會否與美國政府人士或議員見面,台灣尚未透露有關消息。俞大㵢在被問及,賴清德是否會與美國副總統哈里斯(Kamala Harris,另譯賀錦麗)會面時,他表示,具體行程還在規劃,將於適當時候向外界說明。

7月底,美國共和黨眾議員蒂芬尼(Tom Tiffany)曾在推特公布,他與另外5位眾議員共同致函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呼籲她考慮安排與賴清德會晤。

2018年美國國會通過《台灣旅行法》,鼓勵美台各層級官員互訪,當時身為參議員的哈里斯亦投下贊成票;蒂芬尼7月時表示,賴清德過境美國是哈里斯善用該法的「關鍵機會」,也能展現美國在面對中國的「好戰與欺凌」時,並不會退縮。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去年1月出席洪都拉斯新總統卡斯楚就職典禮時,曾與美國副總統哈里斯短暫接觸。

中國不滿

台灣副總統造訪中美洲友邦時過境美國,至少已有10次往例;去年1月,賴清德赴洪都拉斯出席新任總統卡斯楚(Xiomara Castro)的就職典禮,亦曾過境美國洛杉磯

台灣中央社報導,俞大㵢2日稱賴清德這次出訪也將依「行之有年的方式」辦理,「不應該造成其他方的不舒服或造成彼此衝突的藉口」。

7月中旬,台灣宣布賴清德將以特使身分、代表現任總統蔡英文出訪巴拉圭並過境美國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中國沒有理由把這次過境當作藉口,採取挑釁行動。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當時回應此事,把賴清德口中的「務實台獨工作者」形容為「麻煩製造者」,批評賴清德「借『過境』竄訪之名,行『倚美謀獨』之實」,並反對美國「以任何形式縱容支持台獨分子及其分裂行徑」。

今年4月,台灣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期間,曾在加州與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會面。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