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3T10:57:34.288Z
"同西方阵营一样,金砖国家间的合作也绝非一帆风顺"

(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称,目前有大约20多个国家希望加入金砖国家行列,其中也不乏印尼、阿根廷、埃及以及沙特等西方阵营的传统盟友,由此可见,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秩序正在受到挑战。这篇题为《抗衡西方》的评论写道:

"统计数据很说明问题: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占比高达26%,其中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尤为值得注意。对于许多亚非拉国家来说,中国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甚至已成为政治伙伴,这一趋势在中东尤为明显。

由老牌工业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仍高达43%,遥遥领先于金砖国家。但长期以来,七国集团的经济占比一直在逐渐缩水。金砖国家已经拥有自己的发展银行和货币储备基金,这些机构可以被视为是用来抗衡西方主导下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的。据称,此次约翰内斯堡峰会期间,推出共同货币的问题还不会被提上议事日程,但金砖国家通过成员国之间的交易来冲淡美元主导地位则已是不争的事实。

同西方阵营一样,金砖国家间的合作也绝非一帆风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并不是所有的金砖成员国都采取了果决的反西方立场。巴西、印度和南非一直试图在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寻求平衡。而中印两国虽然都是金砖成员,但双边关系却异常紧张。中俄两国更只是利益共同体,促成两国当下友谊的,主要是俄乌战争。"

评论指出,金砖国家的发展壮大是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的一个明显征兆,毕竟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打造出的世界秩序已经在很多方面不合时宜了。

"约翰内斯堡金砖峰会只是这一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西方国家是否也能就此形成新的社会共识是问题的关键,毕竟在美国和西方,也有很多人正在努力破坏现有的国际秩序。"

相关图集:南非金砖峰会首日看点

习近平缺席峰会首秀:8月22日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巴西总统卢拉和印度总理莫迪亲自出席,但习近平却未现身,由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右)代替宣读发言。习近平当天早些时候才与东道主拉马福萨会面,为何之后缺席峰会的首场活动,引发议论纷纷。中国官媒在报道时则完全没有提及王文涛代替习近平发言。
会晤南非总统:习近平当地时间21日晚抵达约翰内斯堡,这是他自访问俄罗斯后,今年第二次迈出国门。次日习近平在比勒陀利亚总统府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 (Cyril Ramaphosa,前右)举行了会谈。双方签署了两国关于共建“一带一路”、新能源电力、农产品、蓝色经济、科技创新、高等教育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获颁勋章:习近平在会谈中盛赞两国之间“同志加兄弟的深厚友谊”。会后,拉马福萨向习近平授予“南非勋章”,据中国官媒报道,这是南非授予重要友好国家元首的最高级别勋章和最高荣誉。
普京线上与会:俄罗斯总统普京因面临国际逮捕令通缉而放弃参加峰会,由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代表。普京通过视讯参与了22日晚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他指责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违反了自由贸易和经济生活的所有基本准则和规则......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形势”。
抗议声援乌克兰:在约翰内斯堡峰会举办场地附近,有南非民众举牌抗议俄罗斯代表参与此次峰会。标语牌上写着“对普京的帝国主义说不”、“拉夫罗夫回家去”。
金砖国家与非洲:第十五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的主题是“金砖国家与非洲”。8月23日的正式峰会前,巴西总统卢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印度总理,莫迪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从左至右)一同亮相。
打开大门?:金砖国家的扩容是本次峰会上引人关注的一个话题。南非官员表示,已有 40 多个国家表示有兴趣加入金砖国家,近20个已正式申请加入,其中一些国家还将派了代表团前往约翰内斯堡。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表示:“这表明金砖国家大家庭的重要性、地位和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

柏林出版的《每日镜报》发表评论称,西方人在如何看待金砖国家崛起的问题上,立场两极分化:要么对金砖国家的实力视而不见,要么对金砖国家迅速壮大谈虎色变:

"短视:他们对金砖国家的经济实力视而不见,认为这些国家都只是一些新兴经济体而已。傲慢:德国和欧盟不肯将巴西和南美国家视为平等伙伴,而是想将自己如何保护热带雨林以及如何制定气候政策的想法强加给上述国家。

过度评价:在德国有关金砖国家的讨论中,恐惧往往占据了上风。不断有人对中俄打造军事联盟的可能性提出警告,对中国独霸全球的危险更是忧心忡忡。然而,事实上,习近平同普京绝非朋友,而中国自身现在也因深陷经济危机自顾不暇。

对德国而言最好的对策是,严肃对待金砖国家,但不要夸大金砖国家的实力。而应当致力于强化同北美及亚洲民主国家的盟友关系,应当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同巴西、印度、南非以及全球南方国家打交道,并开诚布公地指出中俄两国在信誉问题上的缺失。“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