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8T14:01:08.231Z
SLIM采用"基于视觉的导航"来识别它在着陆阶段的飞行位置

(德国之声中文网)由于高空强风的影响,日本航空当局周一(8月28日)推迟了可望成为该国首个登月宇宙飞船的发射计划。

日本的目标是在9月中旬之前向太空发射"月球探测智能着陆器"(SLIM),最快可于2024年1月登陆月球。

日本将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中国和印度之后第五个实现登月的国家。印度"月船三号"探月任务本月取得成功,与日本近期太空任务的挫折形成对照。

日本的探月任务是什么?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SLIM项目的重点是利用先进的图像导航技术和轻型硬件实现高精度着陆。

SLIM被称为"月球狙击手",其预定着陆点距离目标地点不超过100米。日本航空航天研究开发机构(JAXA)表示,这与传统的月球着陆器通常为数公里的精确度相比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日本航空航天研究开发机构通过制造轻型着陆器来降低发射成本,并能更频繁地执行任务。SLIM发射时的重量略大于700千克(1540磅),不到印度"月船三号"的一半。

它使用高效的化学推进系统,包括微型电子设备。

截至今年,SLIM的整体开发成本约为150亿日元(1.02亿美元)。印度发射着陆器的预算约为7500万美元。

精确着陆技术为何重要?

日本航空航天研究开发机构说,"精确定位"着陆技术能够对月球上的岩石和水资源进行更精细的搜索,并通过帮助航天器选择太阳能发电的最佳位置和避开崎岖地形来提高其存活几率。

SLIM计划在月球风暴洋的马吕斯山(Marius Hill)附近的一处熔岩洞入口处实施软着陆。该地点是根据月球轨道器拍摄的高分辨率图像选定的。

日本的太空计划为何重要?

虽然已有14名日本宇航员进入太空,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和中国进入太空的人数,但日本的太空任务主要集中在开发发射器和太空探测器上,并依靠美国和俄罗斯搭载宇航员。

日本的目标是在2020年代后半期将一名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作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的一部分。

日本先进的图像技术,如SLIM所用的技术,被视为日本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太空军事存在的关键部分。

相关图集:阿波罗登月工程的名人妙语

我们选择登月...是因为这很难:1961年春天,首先发射人造卫星的苏联,又首先实现了载人航天。此时的美国,正在太空竞赛中全面落后。于是,肯尼迪总统在国会提出了“十年内载人登月”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次年,他在一场争取民众支持的公开演讲中说:“我们选择在十年内登月,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它很难。”
坎坷之路 终抵群星:美国的登月之路并不顺利。除了耗资巨大,NASA还需要克服巨大的技术难题。1967年1月,阿波罗1号飞船在进行地面测试时,因电线短路发生火灾,三名宇航员不幸牺牲。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NASA为查菲(Roger Chaffee)、怀特(Ed White)、格里松(Gus Grissom)设立了纪念碑,刻有拉丁文谚语:Ad astra per aspera,大意为“坎坷之路终抵群星”。
休斯敦!真的有圣诞老人!:1968年圣诞期间,阿波罗8号首次实现了载人离开地球轨道、载人绕月飞行,人类也首次见到了月球背面的模样。宇航员洛威尔(Jim Lovell)随后向地面宣称,见到了圣诞老人。而他的同伴安德斯(William Anders)则在面对记者提问“究竟谁在驾驶飞船”时,给出了妙答:大部分时间都是牛顿在负责驾驶。安德斯还拍摄了这张著名的“地出”照片。
这里是静海基地,“鹰号”已着陆: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载着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与奥尔德林(Buzz Aldrin)首次实现了载人登月。着陆之后18秒,阿姆斯特朗向地面报告时,顺便将着陆地点命名为了“静海基地”。后来,国际天文联合会也正式接纳了这一命名。
个人一小步 人类一大步:几个小时后,阿姆斯特朗穿着臃肿的宇航服,踏上了月球表面,说出了名垂青史的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不过,这个脚印并不是阿姆斯特朗,而是属于15分钟后出舱的奥尔德林。
休斯敦!我们有麻烦了!:阿波罗13号任务差点成为一场特大灾难,最终,三名宇航员却在地面人员的全力配合下,驾驶爆炸后的飞船回到地球,成为了NASA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失败”。爆炸后,宇航员斯威格(Jack Swigert)与洛威尔(Jim Lovell)向地面报告时所说的“Houston, we've had a problem”也成为了经典语录。
回家,是为了有朝一日再次来这里:阿波罗17号指令长塞尔南(Eugene Cernan)是迄今最后一个离开月球表面的人类。他在返回飞船之前,他说:“我即将跨出最后一步离开月球表面,回家,是为了有朝一日再次来这里。我们相信这不会太久。…我们将会回来的,带着全人类的和平与希望。”

日本最近遇到哪些挫折?

SLIM的发射推迟了几个月。由于点火出现明显问题,日本新一代主力运载火箭H3火箭今年2月首次发射失败

2022年10月,日本航空航天研究开发机构使用"埃普西隆"固体燃料火箭发射8颗小型人造卫星,但因火箭升空不久后发生故障而失败。

日本政府表示,民营企业的项目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除了三菱重工等传统工业巨头外,日本商业太空探索公司iSpace和轨道碎片清除公司Astroscale等民营企业也已进入市场,并筹集了数亿美元资金。

(路透社)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