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8/2023 - 14:32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8月24日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的最后一天,参加了一个非洲联盟11国成员小组讨论会,习近平在会上宣布,在长期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后,中国计划调动更多资源支持非洲工业化和农业发展。习近平说:“中国将利用其资源帮助非洲发展制造业,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多元化”;习近平还指出,北京计划帮助非洲国家“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并“鼓励中国企业增加对非洲农业领域的投资”。

经济金融信息通讯社在相关报道中指出,中国领导人的讲话预示未来中国对非洲投资与过去十年相比的重大转变。自中国2013年发起“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已向非洲港口、铁路、公路、水坝等基建设施大型项目注入数百亿美元。根据新加坡慈善基金会辛里奇基金会8月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公司在非洲赢得了31%总值超过5000万美的基建合同,而西方竞争对手的这一比例仅为12%。这份题为《鼓声回荡:非洲在全球贸易和地缘政治中的影响力不断上升》的报告指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在非洲基建领域的崛起不断增强。1990年时,非洲85%的基建合同由西方公司赢得。2013年,中国公司仅赢得了这些合同的12%。报告还显示,过去两年中国在非洲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金额已达1550亿美元。相比之下,2021年美国对非洲大陆的外国直接投资仅为448亿美元。辛里奇基金会援引麦肯锡咨询公司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目前有超过1万家中国企业在非洲开展业务。这些公司在非洲大陆投资了 30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其总收入将达到4400 亿美元。

经济金融信息通讯社(Ecofin)在报道中指出,迄今为止,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上。随着工业生产产能严重过剩,北京现在打算改变方针。

非洲《对话》(The Conversation)网日前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的非洲战略正在从开采转向投资》的文章,文章作者是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教授劳伦·约翰斯顿。文章指出,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代经历了巨大的经济繁荣,增加了对从非洲进口石油等资源的需求,催生了一种发展融资模式,即中国为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提供资金,以换取获得资源的机会。这种方法被称为安哥拉模式,因为这一切都始于2004年中国和安哥拉之间的基建换石油伙伴关系。然而,在十年之内,由于以下原因,中国需要改变做法。首先,非洲国家容易受到冲击,并且难以偿还不断增加的债务。以安哥拉为例,2014年中期,石油价格从115美元的高位跌至50美元以下。近期的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停摆和乌克兰战争造成的供应冲击更加重了损失。其次,中国的国内需求正在发生变化。近年来,气候变化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给中国国内的粮食供应带来了压力。中国也正在摆脱重工业和能源密集型制成品出口国的角色。它的重点更多地放在增长领域,例如高附加值农业和制造业。在地缘政治上,它还希望支持非洲发展同时兼顾自身的粮食安全。

中国和非洲之间关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中国不再只关注石油和采掘。新重点更多地放在工业生产、创造就业机会、促进非洲出口的投资以及提高生产力的农业和提高数字技术机会上。这种模式被称为“湖南模式”,以中国南方带头推动该模式的省份命名。

什么是“湖南模式”?湖南模式旨在通过推动以下方面支持中非合作2035愿景:即医疗合作;减贫和农业发展;贸易;投资;数字创新;绿色发展;能力建设;人文交流;和平与安全。这些目标是在中非经贸博览会和中非经贸深度合作试验区的框架下制定的。 两者都以湖南省省会长沙为中心。湖南省被选为中非关系的新前沿,部分原因是中国许多优势产业都集中在那里。其中包括大型农业科技公司、中国领先的电动汽车公司(长沙比亚迪)以及制造设备和建筑行业公司。其中许多公司在非洲市场都有业务,并制定了长期战略。

湖南模式的具体重点是农业、重工业装备以及电动汽车和火车等交通运输。这些都是湖南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的领域。它们也是非洲许多国家的增长型产业。对于中国来说,这可能会带来粮食安全的新来源、技术产品的新市场以及制定技术标准的机会。

作者: 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