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深圳創新創業平台 助師生校友轉化科研成果利發展
政府近年鼓勵港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發展,有港人就到深圳發展科研,認為當地招聘目標人才比起香港容易,在當地亦有更大發展空間。香港中文大學為了能轉化科研成果,在深圳設立支援師生和校友的創新創業平台,未來亦有意進一步拓展平台空間,期望港人北上發展的同時,可帶動在內地的人才及成功企業來港。
屬中大校友的90後林沛東,他的初創公司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在消防裝置上,兩年多前進駐中大深圳研究院的「眾創中心」。林沛東說,校方可因應公司不同時期的發展規模提供場地,成本亦相宜,由於在深圳人生路不熟,中大可提供創業輔導。他說,公司要開發產品,需要不同技術領域的工程師,在深圳較在香港容易招聘到相應人才。
另一中大校友梁國柱從事區塊鏈等技術研發多年,5月底進駐中大的創新創業平台。他的公司本身已在數碼港接受過孵化計劃,他說國家重視科技發展,而本港亦發展虛擬資產金融技術,未來如果在大灣區發展,可以有更多應用場景,以完善技術。他說,加入平台後,獲邀參與比賽,加速公司發展步伐,而到大灣區發展過程中,遇到不熟悉的事物,例如要辦理手續,校方可連繫相關人士提供協助,減少處理時間,形容不用多走冤枉路。
「眾創中心」中心成立5年,累計有80多間初創項目進駐,包括有人工智能、醫療與生物醫學等技術,當中有7間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7間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
中大深圳研究院執行院長林煌權說,近年大學排名評核機構都會將創新及技術成果轉化,納入評估指標,而校方設立「眾創中心」,正正可以推動大學科研成果轉化,而參與的不少初創負責人士本身是中大教授。由於平台設在深圳,加上師生本身不多創業經驗,因此中心擔當「盲公竹」角色,讓初創可以專注在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校方亦會按公司不同發展階段而給予不同條件。
中大深圳研究院目前有三分一地方,是作為創新創業用途。負責策略發展的中大副校長陳偉儀說,本港大學科研成就表現佳,不將科研成果落地是浪費,校方有意將「眾創中心」拓展至深圳南山區,期望獲當地政府提供免租優惠,減輕初創租金壓力。他說,目前主要是香港創業人士透過平台北上發展,但期望做到雙向交流,將經驗、人才或成功企業帶回香港。
陳偉儀說,中大在生物醫學、生物醫藥等領域較強,計劃10年內在南沙及前海等發展3個醫療項目,而為了促進香港與內地的交流和創科研發工作,中大先後在去年中及今年中,已在上海及北京設立中心。他預計會繼續拓展,考慮在西安及重慶亦設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