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对经济还是那么过于自信
在中国,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依然很大,并且待建项目已经大幅减少。
图片来源:jade gao/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中国经济要么正处于正常的后疫情时代疲软期,要么就是即将陷入更加糟糕的境地:一轮破坏性的通货紧缩和双底低迷。
周一公布的中国7月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强化了后者的可能。但中国领导层似乎仍倾向于观望:加强对电动汽车等受青睐行业的支持,对企业家大加鼓励,却没有拿出货币和财政政策大杀器。这种过度自信最终可能会让中国付出代价。
看好中国的理由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大约半年前中国刚刚摆脱新冠疫情封控,家庭收入仍在反弹,其他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在疫情后恢复元气。
上周一的政治局会议公报称,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份公报的基本立场似乎是:建议出台更多政策支持,但没有宣布任何重大举措。
当然,中国当前的疲弱状态(尤其是服务业),以疫情前的标准来看是异乎寻常的,这意味着一旦中国像其他大型经济体那样最终向均值回归,中国经济将会稳健很多。中国7月份服务业PMI为51.5,为去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根据司尔亚司数据信息有限公司(CEIC)的数据,这比2012年初至新冠疫情前的平均水平低了将近整整两个点。中国7月份建筑业PMI仅为51.2,疫情前均值约为60。
当然,空方的主张是中国目前发生的情况与其他大型经济体在新冠疫情后的经历根本没有可比性。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正处于严重下行期。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依然很大,并且待建项目已经大幅减少,穆迪(Moody's)的相关数据显示,6月份被该机构给予高收益评级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中,有72%存在流动性不足问题。旺盛的出口曾在2021年和2022年期间帮助减轻了中国房地产业下滑带来的冲击,但如今随着欧洲举步维艰以及疫情时期电子商品热销的减退,中国出口再次出现下滑。
此外,以某些标准来看,中国家庭现在的负债要比美国家庭沉重,而且中国家庭已经在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家庭经受了更长时间的防疫限制和持续封控。中国家庭手中持有的最重要资产住房又开始贬值。不仅如此,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年里对一些可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行业领域进行了大力整顿,其中包括互联网平台行业和营利性教培行业。
在这种情况下,仅就扶持民营企业和促进消费给予口头支持可能不足以扭转恶劣局面。可能需要实施一些更加激进的举措:直接面向家庭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大刀阔斧地改善中国脆弱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或者采取令人信服的改革举措,回归生机勃勃的亲市场模式。
目前的危险在于,如果中国政府不采取上述措施,而是将当前的经济问题误认为是暂时性的,那么出口和建筑业的进一步疲软可能会再次拖累整个就业市场萎靡下去。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警示信号。7月份中国建筑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就业分项指数降至45.2,为去年12月份以来最弱,工厂就业分项指数也小幅下滑。
中国政府未来几个月的行动可能对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走向至关重要。但到目前为止,中国领导层似乎仍然安于镇定面对问题,与此同时期望着能获得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