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击美国对华投资禁令的手段有限
北京正努力维持与华盛顿的关系解冻。
图片来源:thomas peter/Reuters
面对拜登(Joe Biden)政府针对某些中国科技公司的新投资禁令,中国不太可能予以“以牙还牙”的反击。分析人士说,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在这方面进行猛力回击的能力和意愿都有限。
美国科技公司对中国投资的依赖程度远不及中国科技公司对美国资本的依赖程度。分析人士说,中国目前还在艰难应对不断恶化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投资者信心的下降,这使得中国不太愿意升级与美国的经济对峙。而在政治层面,中国政府也在寻求维持与华盛顿之间的外交持续解冻的局面。
美国政府上周发布了行政命令,禁止美国人投资那些开发先进制程半导体和量子计算机的中国公司,并且要求美国投资者向华盛顿通报它们对中国的其他类型半导体和人工智能(AI)项目的投资情况。美国的这些投资限制措施将于明年生效,将加剧美中这两个主要对手之间围绕下一代关键技术控制权的持续竞争。
中国商务部上周四表示,美国的行动已严重背离了市场规范,美国正在扰乱全球供应链和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中国外交部指责美国的这些举动是“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科技霸凌”,并称中国会采取行动维护自身权益。
尽管言辞激烈,但分析师和商界人士认为,在中美双方都在努力改善双边紧张关系之际,这些对外投资措施不足以改变这一势头。中国早就知道会有这样的措施,一些人称新规定没有那么严格,目标范围也不像许多人担心的那么大,至少从目前的内容来看是这样。
中国政府更有可能在其他领域进行报复,例如对中国有重大影响力和控制权的关键材料实施更多出口限制,如稀土或某些矿物。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上周四在一次政治筹款活动上发言时,提到了中国经济趋于疲软以及这给中国领导层带来的问题。“从许多方面来说,中国就是一颗定时炸弹,”拜登说,他指出中国青年人失业率高企和劳动力老龄化问题。
但拜登称,他希望与中国政府建立“理性的关系”。他在犹他州说:“我不想伤害中国。”
今年7月,中国对镓和锗设定了出口限制,美国和专家称这两种矿物是生产半导体、导弹系统和太阳能电池的关键。专家们认为,中国政府此举是报复美国旨在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出口限制措施。
风险谘询公司Eurasia Group的科技地缘政治实践主管Xiaomeng Lu说,预计中国将高调采取一些不升级紧张关系的反制措施。她预测,中国政府将在并购交易审批方面为难一些美国公司,或尝试进一步收紧中国的出口管制。
Lu说,拜登投资限制令的短期影响将是有限的,因为美国此前已经对这些行业实施了限制,而且中美之间的跨境投资流动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她说,今年第一季度,美国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对中国的投资总额骤降至约4亿美元,相比之下,2021年相关投资额曾达到350亿美元左右的高位。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政治学副教授庄嘉颖(Ja Ian Chong)说,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将加大力度寻找那些获取受限的美国技术的替代品,包括利用代理人采购或投资可能获取此类关键技术的外国公司。
上个月,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北京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会面时表示,美国无意威胁中国的发展。
图片来源:POOL/via REUTERS
美国和中国是否会采取新一轮针锋相对的措施是各国政府和专家都在关注的问题。
之前,在美国采取措施后,中国进行了反击,但有时回击的手段比较有限。
一年前,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问台湾,中国的回应是举行了持续数天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停止了与美国在气候等问题上的合作并冻结了两国军事层面的一些联络。在2018年和2019年期间,美中在贸易战过程中都相互加征了关税,但由于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产品较少,因此更难对美国贸易措施进行对等的反制。
中国政府也很难对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施加许多限制;美国本身是一个庞大而成熟的风投市场。两国之间的资金流动不对称,部分是因为中国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制度,限制资金外流。这制约了中国资本自由流入美国公司的能力。
拜登政府在出台限制对华投资的新行政令的同时,还在努力与中国政府重新建立接触,以遏制持续了多个月的两国关系螺旋式恶化。
最近的努力包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上个月对中国的访问。耶伦在访华期间试图向中国保证,美国不是要威胁中国的整体发展,任何行动都是出于美国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
上周四,中国官方媒体强调,美国新实施的投资限制与耶伦的讲话自相矛盾。新华社的一篇时评指责称,美国在美方高级官员访华并向中国政府保证无意与中国脱钩后宣布这些措施,发出自相矛盾的信号。
投行Jefferies的技术分析师Edison Lee上周四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虽然美国的新规已激起中国政府的愤怒,但拜登确实有意设法降低中美关系的紧张程度。
从更广泛层面来看,也有人认为,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困境,中国兑现其威胁的意愿是有限的。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自2021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表明中国经济可能陷入了通货紧缩周期。这令经济困境雪上加霜,此前已有迹象显示中国出口下降、青年失业率高企、房地产行业陷入长期低迷。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专注于贸易和技术的高级研究员Emily Benson说,鉴于目前中国不稳定的宏观经济状况,他们确实不能冒险采取进一步反制措施,因为这会妨碍第三国在华投资。
她称,再说,拜登政府的这项新规仍处于草案阶段。 她还说,在最终实施任何此类法规之前,行业与政府之间通常会来来回回的讨论,因此,最终法规的成形和实施可能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
她说,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她把这项拟议新规描述为白宫的“愿望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