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柔道女王」連珍羚(圖)25日在杭州亞運女子57公斤級項目一路過關斬將,在金牌戰擊敗日本名將玉置桃,獲勝時她釋放情緒,開心大叫。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12年9月25日
台灣「柔道女王」連珍羚(圖)25日在杭州亞運女子57公斤級項目一路過關斬將,在金牌戰擊敗日本名將玉置桃,獲勝時她釋放情緒,開心大叫。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12年9月25日

(中央社記者楊啟芳杭州25日電)台灣「柔道女王」連珍羚今天在亞運女子57公斤級為台灣奪下第2金。從東京奧運失意到杭州亞運奪金,她賽後蹲地痛哭,並直言「全世界都不相信我沒關係,我相信自己一定做得到。」

連珍羚今天從16強賽一路過關斬將,4強賽對上中國強敵蔡琪,雙方激戰到黃金得分制,最後連珍羚在8分45秒壓制10秒得勝、闖進金牌戰,已確定是個人亞運最佳成績。連珍羚在4強賽結束後,經過媒體採訪區時也興奮振臂。

到了最後金牌戰,連珍羚對上從來沒有贏過的日本名將玉置桃,雙方在正規比賽4分鐘也沒能分出勝負,各吃2次指導,到了黃金得分制,連珍羚在4分19秒時使出反摔,雖然一開始裁判沒有判決,不過經過技術委員討論之後,連珍羚仍順利奪金。

賽後連珍羚走到媒體採訪區時,先蹲地痛哭了好一陣子,久久無法平復心情。連珍羚表示,「這屆亞運其實是我東京奧運結束之後,決定繼續站在場上的理由,自己真的覺得很開心,一路走來很多很多的困難,很感謝自己一直撐下來走到這一步。」

連珍羚直呼,這面金牌對她的意義真的很重大,因為她在2年前東京奧運首戰就落敗,她邊掉淚邊說:「很多人覺得說我為什麼要繼續摔,可是全世界都不相信我沒關係,我相信自己一定做得到,雖然真的好困難,但是我做到了,真的很開心。」

談到確定奪金瞬間時的想法,連珍羚說:「我真的、真的不敢相信,這個日本選手我已經比過很多次了,這是我第一次贏她,好像在做夢喔!」

35歲的連珍羚坦言,現在已經不像年輕時可以摔得這麼順,「畢竟已經有一定年紀,被對手研究的動作也比較多,自己也會懷疑自己,繼續走下去這個決定是不是對的,可是我一直沒有放棄、努力下去,我希望讓大家知道,不管別人怎麼不相信你,只要相信你自己一定做得到。」

連珍羚表示,與中國選手激戰超過8分鐘的比賽,當下其實累到快要站不起來了,「可是我聽到場邊加油聲,還有老師們為我加油,我一直告訴自己撐下去、撐下去。」在準備這次亞運過程中,她說:「已經是當成人生最後一戰在摔,所以是放手一搏,準備到我已經沒有辦法再做更多了,已經做到最好了。」

至於這次亞運是否是最後一舞,順利奪金的連珍羚僅說:「先讓我沉靜一下心情。」(編輯:張雅淨)1120925

台灣「柔道女王」連珍羚(前)25日在杭州亞運女子57公斤級為台灣奪下第2金,賽後她受訪表示,這面金牌的意義重大,因為她在2年前東京奧運首戰就落敗,「很多人覺得說我為什麼要繼續摔,可是全世界都不相信我沒關係,我相信自己一定做得到」。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12年9月25日
台灣「柔道女王」連珍羚(前)25日在杭州亞運女子57公斤級為台灣奪下第2金,賽後她受訪表示,這面金牌的意義重大,因為她在2年前東京奧運首戰就落敗,「很多人覺得說我為什麼要繼續摔,可是全世界都不相信我沒關係,我相信自己一定做得到」。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12年9月25日
台灣「柔道女王」連珍羚(藍衣)25日在杭州亞運女子57公斤級項目闖進金牌戰,擊敗日本名將玉置桃,拿下本屆第2金。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12年9月25日
台灣「柔道女王」連珍羚(藍衣)25日在杭州亞運女子57公斤級項目闖進金牌戰,擊敗日本名將玉置桃,拿下本屆第2金。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12年9月25日
連珍羚(藍衣)25日在杭州亞運女子57公斤級項目闖進金牌戰,對上上屆亞運金牌、日本好手玉置桃(白衣),雙方糾纏到黃金得分賽,最終由連珍羚奪勝。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12年9月25日
連珍羚(藍衣)25日在杭州亞運女子57公斤級項目闖進金牌戰,對上上屆亞運金牌、日本好手玉置桃(白衣),雙方糾纏到黃金得分賽,最終由連珍羚奪勝。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12年9月25日
台灣「柔道女王」連珍羚(藍衣)25日在杭州亞運女子57公斤級項目過關斬將,並於金牌戰擊敗上屆亞運金牌、日本好手玉置桃(白衣),這也是亞運台灣柔道女將史上首金。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12年9月25日
台灣「柔道女王」連珍羚(藍衣)25日在杭州亞運女子57公斤級項目過關斬將,並於金牌戰擊敗上屆亞運金牌、日本好手玉置桃(白衣),這也是亞運台灣柔道女將史上首金。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12年9月25日
連珍羚(藍衣)25日在杭州亞運女子57公斤級項目過關斬將,並於金牌戰擊敗上屆亞運金牌、日本好手玉置桃(白衣),這也是亞運台灣柔道女將史上首金。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12年9月25日
連珍羚(藍衣)25日在杭州亞運女子57公斤級項目過關斬將,並於金牌戰擊敗上屆亞運金牌、日本好手玉置桃(白衣),這也是亞運台灣柔道女將史上首金。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12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