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6T01:54:00.522Z
圖為美國國安顧問沙利文8月18日在馬里蘭州的大衛營參加記者會;當時美國、日本與韓國領袖齊聚當地。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曾批評三國領袖是「幫派頭子」。

(德國之聲中文網)白宮週二(9月5日)警告,若朝鮮提供武器給俄羅斯用於俄烏戰場上,對朝鮮來說「不會有好影響」,也將讓朝鮮在國際社會上「付出代價」。

美國研判,朝鮮和俄國之間正在「積極推進」供武方面的協商;國安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5日進一步指出,雙方可能將展開領導人層級的面對面實體談判。

近期有美國媒體消息顯示,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可能將赴海參崴會晤俄國總統普丁;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克夫(Dmitry Peskov)未證實此事,僅回應「無可奉告」。今年7月,俄國防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曾親自前往平壤參加朝鮮戰爭停戰紀念活動,還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一同參觀武器展覽

相关图集:纪念停战70周年 朝中俄互动频频

中俄座上宾: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与俄中代表一起观看了庆祝朝鲜战争停战70周年的庆祝晚会。两国代表显然受到平壤的高度重视,俄罗斯防长绍伊古和中国政治局委员李鸿忠的座位分别被安排在金正恩的左右。
习近平来信:这是金正恩自疫情爆发以来首次公开证实接待外宾团。根据朝鲜中央通讯社,金正恩与李鸿忠会面期间,对方转交了一份习近平的私人信函。
疫情封锁:为应对新冠病毒疫情,朝鲜2020年初关闭边境,停止一切跨境贸易和外交访问,甚至连主要盟友中国和俄罗斯也不例外。朝中社没有提及这两个代表团访问朝鲜是否标志政策上的改变。
展示武器:金正恩与俄罗斯防长绍伊古一同参观了武器装备展示会,其中展示了朝鲜的一些弹道导弹。韩媒指出,从公开照片还可以看到与美国MQ-1“捕食者”相似的无人机。美联社称,有一些装备是朝鲜过去未曾公开的。金正恩表示这次会晤深化了两国之间战略上与传统上的关系。俄外交部表示,绍伊古会见朝鲜防长姜顺南时表示,他希望加强俄罗斯与朝鲜这个"友好国家"之间的"防务合作"。
访朝目的:绍伊古向金正恩转交了普京的亲笔信,法新社援引专家表示,俄乌前线紧张之际,俄防长前往朝鲜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希望能从朝鲜获得武器支援,而朝鲜也可以借此填补国库。朝鲜之前就被指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一名美国官员透露,受到西方制裁的莫斯科从平壤购买数百万枚火箭弹和炮弹。不过俄朝都表示否认。
亲往志愿军烈士陵园 :1953年7月27日,朝鲜半岛签署停战协定,朝鲜把这天称为“胜利日”,今年的纪念活动中,金正恩在其妹金与正的陪伴下,访问了参加朝鲜战争的中国士兵公墓。并向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烈士陵墓献上花圈。
朝鲜战争:1950年,中国曾派志愿军参与朝鲜战争。这场战事在1953年7月27日停止。不过,韩国与朝鲜并未正式签署终战宣言,严格来说双方仍处于战争状态。
阅兵活动:停战纪念日朝鲜通常会举办盛大阅兵。韩联社表示,今年的阅兵式在夜间举行,此次或会向中俄代表团展示其核武装备。朝鲜的阅兵式之前大多在上午举行,但自2020年连续多次在夜间或深夜阅兵。图为2021年9月平壤举行民防阅兵式,庆祝建政73周年。

「正如你可以從一個人的朋友看出他的為人,你也能從一個國家跟誰往來,看出它是什麼樣的國家。」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俄國與歐亞項目研究員基爾斯(Keir Giles)告訴路透社,俄國現在互動的對象主要都是一些「流氓國家」。

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朴遠建(Park Won-Gon,音譯)向法新社表示,若朝鮮和俄國這兩個外交孤立的國家舉辦領袖峰會,表明他們也需要藉「象徵性的外交」,向美國展現其攜手合作。韓國國立統一研究院學者趙漢範(Cho Han-bum,音譯)則認為,國際制裁可能難以阻止兩國交易武器,尤其在俄烏戰爭、美中戰略角力之下,如今的聯合國安理會體制可說已「失去效用」。

美國上個月以「推動朝鮮與俄國間的軍火交易」為由,制裁了3個實體。英美日韓等國也在上週的聯合國會議強調,任何加強朝鮮、俄國之間合作的武器協議,都會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

朝鮮官員去年曾否認有跟俄國進行軍火協商,並稱「未來也沒有計劃這麼做」。

2019年4月,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曾赴俄國海參崴會晤俄國總統普丁。

烏克蘭反攻進度

「這說明了很多問題:在本來預期一週內結束的一場戰爭中,俄國不得不求助於朝鮮這樣的國家,來增強防衛能力。」美國國安顧問沙利文表示,烏克蘭及其盟友的反攻不斷擠壓俄國的國防工業基地,迫使其四處尋求彈藥等物資。

根據烏方說法,近期烏克蘭在南部的札波羅熱(Zaporizhzhia)地區取得戰事進展,烏軍突破了俄軍第一道防線,目前在梅利托波爾(Melitopol)一帶進行反攻。此外,烏克蘭還稱已收復東部的巴赫穆特(Bakhmut)附近3平方公里的土地。

札波羅熱地區的烏克蘭軍官塔爾納夫斯基(Oleksandr Tarnavskyi)向英國《觀察家報》指出,烏方的反攻進展並未如預期地更快到來,其中一個原因是廣大地雷區的阻礙。澳洲軍事專家歐爾(Allan Orr)則告訴美國《新聞週刊》,北約並未提供足夠的裝備與訓練給烏軍。

有分析認為,烏軍能否取得重大進展,可能跟俄軍的狀態有關。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引述俄國軍官霍達科夫斯基(Alexander Khodakovsky)的說法稱,他的部隊遭受了「極大身心壓力」。

軍事專家庫普(Marcus Keupp)告訴德國第二電視台,烏軍目前的行動重點不在於「像電影一樣」創造驚人的軍事突破,而是要找到俄軍防禦的漏洞。

儘管如此,俄方仍否認烏軍有取得進展。普京4日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會談之後稱,烏克蘭的反擊並不成功,「不只是停滯不前而言,而是一場失敗」。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