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5T12:53:08.269Z
中国的内需是否能够联动起全产业链的发展?(资料图片)

(德国之声中文网)根据中国官方最新公布的经济统计数据,今年8月,中国零售销售数据显示有所增长,超出预期,增加了人们对该国庞大消费群体正在复苏以重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希望。最新数据同时也显示工业产出增幅超过预期。法新社报道称,这是继北京政府采取一系列刺激措施之后最新的稳定迹象。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工业产出同比增长4.5%,较7月份的3.7%有所加速,并超过了路透社分析师预测的3.9%增长。这一增长是自今年4月以来最快的速度。

国内消费疲软、房地产市场困境以及海外市场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减弱,都让中国在去年底疫情限制解除后的经济复苏面临诸多困难。

相关图集:危机四伏的中国经济

房企爆雷:8月初,中国又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巨头碧桂园面临违约风险。该公司有2笔美元计价的债务8月8日逾期未支付利息。作为少数尚未出现违约的中国大型房企之一,碧桂园的“爆雷”是对本已脆弱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又一打击。在本次房地产危机中首先触礁的恒大集团则于8月17日依美国《破产法》,向美国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恒大的负债高达3300亿美元。其在2021年底发生违约,导致中国各地出现大批未完工的烂尾楼。大多数分析师认为,未来几个月内,中国的房产价格和销量仍将进一步下滑。
信托失信: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金融信托行业也出现危机。在7月底传出中融国际信托集团无法按时支付票息和本金消息后,中国媒体8月中旬报道,数十种中融信托产品出现逾期兑付。该集团北京总部前发生投资者要求还钱的抗议(图)。中融管理着约1380亿美元资产。许多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通过信托公司进行项目融资。控制中融的中植集团管理着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的资产,也承认有流动性困难。路透社报道指出,中国影子银行的资金总量大约为3万亿美元,相当于英国国民经济的总体量。影子银行的一系列支付违约行为可能会引发广泛的连带效应。
生产、零售数据低迷,通缩风险上升: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工业产出和投资增速都低于预期。这显示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商业和消费引擎动力严重不足,通货紧缩风险上升。同时,7月份中国银行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双降,其中信贷增量比六月份骤减了89%,是2009年11月来的最低的新增贷款量。
进出口双降、外商投资滑坡: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七月份中国外贸数据远低于预期,进口同比下降了12.4%,出口则萎缩了14.5%。根据中国商务部7月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的外国对华直接投資(FDI)较去年同期下降2.7%;二季度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同比下降20%。而彭博社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所公布数据的计算则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外商直接投资负债同比暴跌87%。尽管有中国专家在财经媒体分析称,上述数据差别源于统计口径不一致,但外资流入明显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
青年失业率创新高:今年以来,中国的青年失业率持续上升,4月份突破20%,6月份已升至21.3%。各项经济数据低迷让民众对经济前景和就业形势的焦虑增加。而国家统计局8月却宣布,全国青年人等分年龄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将暂停发布。这一消息引来民众的广泛批评和嘲讽,有网民戏称当局这次从工具箱中拿出的是“眼罩”。
外银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根据路透社8月18日对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研究中心和野村证券五大券商此前以及最新对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的对比,摩根士丹利将对中国2023年的GDP增长预期从此前的5%下调为4.7%;摩根大通从5%下调至4.8%;巴克莱银行从4.9%下调至4.5%;德意志银行研究中心从5.3%下调至5%;野村证券从5.1%下调至4.6%。路透社指出,主要券商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背景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危机使得经济增长前景进一步恶化。

内循环展现势能

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作为市场密切关注的家庭消费主要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八月份同比增长了4.6%。这一增长远超过彭博社经济学家调查预测的3%,也大大好于七月份的2.5%。

与此同时,工业产出同比增长了4.5%,也比七月份有大幅提升,且超出预期。

路透社报道称,这些乐观的数据表明,最近一系列旨在支撑摇摇欲坠的经济的措施开始见效。

中国政府近几周宣布了一系列旨在提振经济的措施,最新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周四宣布降低银行准备金率,以释放更多现金用于贷款。

“昨天的准备金率削减发出了一个有趣的信号,即政策层有加速增长的紧迫感,”上海保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预计未来几个月会有更多的政策出台以提振整体需求。

当局还为家庭和企业推出了税收优惠,以支持消费,同时采取措施解决关键的房地产行业危机。

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内的多个大城市放宽了抵押贷款标准,同时也允许首次购房者和银行重新商定贷款利率。

包括碧桂园在内的中国房地产企业 如今都面临支付危机

房市依然萎靡不振

然而,尽管周五的数据令人欢迎,也有一些数字突显未来仍面临的困难。八月份房价再次下跌,表明政府提振房市的措施尚未产生效果。同时,也在本周五,国有房地产开发商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将暂停支付所有境外债务,成为最新出现问题迹象的中国房地产公司。

分析师向路透社表示,尤其是因为在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行业中,人们的信心仍然不高继续拖累增长,目前远远无法保证中国的房地产业能实现持久复苏。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吴卓殷(Gary Ng)表示:“尽管制造业和相关投资显示出稳定的迹象,但房地产投资的恶化将继续压迫经济增长。”

中国的乘用车销售也在8月份同比实现了增长,由于电动车的更大折扣和税收优惠提振了消费者情绪。

青年失业率仍然是谜

全体劳动人口的失业率在八月份略微下降至5.2%。但中国官方仍然没有公布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自今年六月份这一也被称为“青年失业率”的统计数字达到了创纪录的21.3%后,中国官方就停止了公布这一数字。

在中国,失业率仅计算城镇地区,无法包括偏远的乡村地区,因为官方提供的相关数字只能反应就业市场的局部情况。

考虑到数字太高 中国官方已经停止公布青年人失业率(资料图片)

同时,固定资本投资虽然在今年前八个月同比增长3.2%,但确是连续四个月出现下滑。该指标反映了房地产、基础设施、设备和机械等领域的支出——这些是中国政府过去赖以刺激经济发展的领域。

有分析师向路透社表示,由于房地产行业不景气、青年失业率高、家庭消费不确定性以及中美贸易、科技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未来持久的经济复苏的门槛变得更高。

法国外贸银行的吴卓殷表示,信心仍然是大多数问题的根源,需要更大的“建设性政策和监管变化”以提振增长势头。

(法新社、路透社)

© 2023 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