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9T10:31:33.206Z
《华尔街日报》指出,拜登政府已在设法稳定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紧张局势升级为冲突,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另一方面也为了向盟友和其他国家表明,美国有能力处理好与中国政府的工作关系”。

(德国之声中文网)《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美中正在讨论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访问华盛顿的事宜。今年3月何立峰接替刘鹤,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他是习近平的最高经济政策助手。消息人士还表示,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10月份访问华盛顿的计划也在进行中,此行旨在为习近平与拜登的峰会做准备。

本周,王毅在被媒体问到习近平是否会出席11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没有正面回答,但他表示,“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应该成为促进合作的大舞台,而不是挑起对抗的角斗场。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和亚太经合组织重要成员,中方愿顺应国际社会期待,为会议的成功发挥建设性作用。当然,我们同各方也都期待,美方能够意识到作为东道主的职责,展现应有的开放、公平、包容和担当,为会议的顺利举行创造更好条件”。新加坡《联合早报》分析认为,王毅的表态意在暗示美国让步,为中美元首在峰会期间会晤扫除障碍。

中美两国领导人上一次面对面会谈还是在去年G20巴厘岛峰会举行前。当时的会面适逢两国关系跌至几十年来的最低点之际,此前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了台湾,而且两国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不断扩大,包括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和贸易问题。

今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峰会,但是缺席了G20新德里峰会以及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

9月初,中国国家安全部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暗示道,要真正实现“从巴厘岛到旧金山”,美国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文章强调说,中国绝不会因为美国的几句“漂亮话”放松警惕。美国的百般阻挠、遏制打压,只会让中国愈战愈勇,更加自立自强。

《华尔街日报》指出,拜登政府已在设法稳定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紧张局势升级为冲突,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另一方面也为了向盟友和其他国家表明,美国有能力处理好与中国政府的工作关系”。

今年以来,美中高层交往逐渐恢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气候特使克里和商务部长雷蒙多相继访华。

相关图集:布林肯访华哪些细节吸睛?

不铺红地毯、只给画红线:布林肯此次北京之行是美国国务卿5年来首次访华,也是拜登政府上台后美方访华的最高级别官员。不过,当布林肯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时,没有红地毯,没有人献花,到场迎接的中方官员只有相对级别较低的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杨涛。有意思的是,机场地面还画有几道红线,而现场照片也正好捕捉到布林肯脚踩“红线”的瞬间。在中美关系处于历史性低谷之际,所有这一切似乎都具有象征性意义。不过,也有专家指出,除了希拉里·克林顿2012年作为国务卿访华时中方为她铺了红地毯外,克里、蒂勒森、蓬佩奥等美国国务卿抵达中国时,停机坪也没有红地毯。
中国官媒不提布林肯说了什么:布林肯6月18日早上抵达北京,下午抵达钓鱼台国宾馆,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会谈。不过,中国央视18日晚上7时播出的《新闻联播》却没报道此事。对于布林肯和秦刚长达6、7个小时的会谈,中国官媒新华社等只报道了秦刚以训诫口气表达的中方立场,但未提布林肯说了什么。新华社称,秦刚表示,“当前,中美关系处在建交以来的最低谷”,并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也是最突出的风险”。
分析:为习近平11月出席旧金山APEC峰会铺路:布林肯在与秦刚会谈后在推特写道,双方讨论了如何通过开放的沟通渠道负责任地管理两国的关系。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指出,布林肯强调了双方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的重要性,提出和中国在一些议题上可以合作,但同时表示,美国将继续保护美国人的利益,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华尔街日报》先前分析,美中最近恢复对话的驱动力之一,是定于11月在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北京希望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该会议并与美国总统拜登单独会面铺平道路。
口罩的意义:从现场照片可以看到,在布林肯率领的美方代表团分别与中国外长秦刚以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为首的中方代表团会晤时,除秦刚、王毅以外的中方人员都戴着口罩,美方人员除布林肯外也“入乡随俗”地戴上了口罩。今年3月北京斡旋沙伊两国达成协议的画面显示,在三方会谈上,所有官员都没戴口罩,与现在布林肯会晤北京官员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悬念揭晓:直到最后一刻,中国国家主席、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是否会接见布林肯一直是一个悬念。就在布林肯抵达北京的前夕,中国主席习近平会见了微软前总裁盖茨,称其是老朋友,并表示他始终寄希望于美国人民。分析家认为,如果习近平不见布林肯,那中美关系将会更加堪忧。如果见,双方关系可望进一步缓和,习近平11月赴旧金山参加APEC峰会时也可能对美国进行一次正式访问。
布林肯完成此行的主要目标:按惯例,美国国务卿访华,中国领导人都会与之会晤。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布林肯前任蓬佩奥2018年10月访问中国时,习近平就没有见他。当时,中美贸易战已经登场,美国副总统彭斯刚刚发表强硬的对华政策演讲,双方关系非常紧张。如今,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在中国气球侵入美国领空事件后推迟访华的布林肯,意味着中美将保持高层沟通,而布林肯也达成访华前宣布的与中国进行“坦率、直接和具有建设性”讨论的主要目标。会谈中,习近平坐在正中,左右手的长桌分别坐着中美官员。习近平和布林肯均没有戴口罩,而此前在与布林肯会晤中没有戴口罩的秦刚和王毅则和其他官员一样戴上了口罩。

9月22日,中国官方对外表示,“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根据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达成的共识,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经济工作组’由中美两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金融工作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两个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

中央电视台在微博上的自媒体账号“玉渊谭天”对此评论说,“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坐下来,谈起来,加强经济金融领域的沟通协调,稳定全球市场信心和预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中美经济领域工作组的建立,提供了相通的平台,创造了共进的契机”。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8月访华期间也曾宣布,美中将成立一个工作组,讨论贸易和投资问题以及出口管制问题。

《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这些新机制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恢复了定期经济对话,但“比起中美两国以往建立的对话机制,上述新成立工作组的涉及领域较小;以往的对话机制汇集了许多中美高级官员,讨论的话题范围更为广泛”。

文章指出,不久前习近平给两位曾在二战期间为中国而战的美国飞虎队老兵复信,这是中方释放的一积极信号。中国官方媒体刊登了习近平的回信,信中赞扬了中美两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斗争中结下的“深厚友谊”,称“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负有更加重要的责任”。

除此之外,9月27日中国驻美国使馆举办疫后首次线下国庆招待会。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致辞中表示,“在两国领导人引领下,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近期出现了一些止跌企稳的积极迹象,两国加强对话合作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最重要的就是双方同意重返巴厘岛议程,落实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但他也强调,“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用行动排除障碍、管控分歧,用诚意加强对话、拓展合作,争取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