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9/2023 - 18:24

9月15号的世界报上关注的主题非常广泛,仅有一篇与中国有关的报道,由亚洲问题专家Alain Frachon撰写,题目为“习近平思想和经济现实”,文章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之际,也出现了信任危机。“习近平的思想”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原因。

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最后一个仍在执政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组织,其合法性建立在增长率之上。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希望至少实现 7%或 8%的经济增长。世界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但种种迹象显示,是提出这个时代是否即将结束的问题的时候了。

文章回顾称,1978 年中国加入世界经济时,其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美国的 1%;如今,已达到美国的 75% 至 80%。2008-2009 年,在源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使全球当时免于陷入萧条。但是,近三年的新冠疫情清零政策使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出现明显衰退。大家一直在等待的中国强劲复苏并没有出现。

作者认为,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的衰退。法国智库,蒙田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顾德明指出,中国增长引擎中的三大支柱中的两个:工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停滞,而第三个引擎,出口预计将低于 3%,更低于之前宣布的 预期值5%。另外,各省政府债台高筑,无力启动大型项目。占经济活动 30% 的房地产业已陷入停滞。青年失业率高达 21%,与此同时,通货紧缩的螺旋式上升开始了,消费者和投资者在好日子来临前积极储蓄。人民币汇率跌至最低点,股市也表现平平。

不信任的氛围

面对这些局面,中国政府宣布了一系列刺激措施。但似乎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作者认为,危机的核心似乎更多是政治因素。中外经济界人士提出的问题是,该在多大程度上相信政府的言论和官方统计数据。

简而言之,中国政府正面临着一种不信任的氛围,这种氛围破坏了中国经济的前景,并加剧了中国长期存在的潜在弱点,包括负债累累、基础设施盈利能力下降,以及在缺乏名副其实的福利国家的情况下长期存在的消费减弱。

文章说,五月中旬,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撰文称,有人怀疑中国这条巨龙是否正走在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衰退之路。日本经济受到类似问题(人口老龄化、公共债务、房地产崩盘和通胀螺旋上升)的困扰,长期增长乏力。《经济学人》以 "习近平模式的失败"(8 月 26 日)为标题结束了这个夏天。

共产党和国家主席将中国的 "全面安全 "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经济学人》杂志写道:"短期增长不再是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主席正在为中国与美国的长期经济冲突,甚至可能是军事冲突做准备"。认为必须适应 "斗争 "的需要。重点是中长期,即对未来技术的公共投资。在这方面实现自给自足需要时间。

年轻人要做的就是 "撸起袖子加油干",就像上世纪 70 年代初少年习近平所做的那样。现在不是过度消费的时候。"安全 "的需要要求党在国内无所不在,在国外实行政治战略扩张政策。

作者认为, "习近平思想 "也面临着自身的内部矛盾。它要求党对经济参与者进行绝对控制,同时又要让国家拥有无与伦比的技术领先地位。如果没有强大、充满活力的私营企业,如果没有一个以未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雄心,如果不能保证生产收益、就业和超级大国的地位,那么这一雄心很可能只是一个梦想。恢复 "信心 "是经济增长的必要环境,而恢复 "信心 "的前提是减少政府和增加私营企业。中国经济的停滞在很大程度上是意识形态造成的。

世界报文章说:经验告诉我们要谨慎。自 1978 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历了许多困难时期。但可以肯定的是,习近平主席的言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与以往路线的决裂。他希望将党的统治权强加于社会各阶层,这导致他在精英阶层中重关系而轻能力:好战者优先于文官。习近平遏制私营部门的发展,偏爱生产率低下的公共部门。他怀疑大企业家,让外国投资者担忧。

欧洲如何协调《绿色公约》与社会正义

在欧洲议会选举前一年,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于 9 月 13 日星期三发表了欧盟国情咨文,其中在气候领域的一揽子 75 项立法措施中仍有一半以上有待谈判。世界报社论提出的问题是,欧洲政治舞台上刮起的反生态风是否会影响欧盟委员会的气候雄心?面对对《布鲁塞尔绿色契约》越来越多的批评,这是一个合理的问题。

但社论作者认为,《绿色契约》中一半以上的措施仍有待谈判。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对极右翼运动反对的恐惧显然将是重中之重。然而,如果忽视了这些措施所涉及的关键问题,即应对全球变暖问题,那将是不负责任的。如何将环境要求与社会公正结合起来,仍然是委员会和会员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

作者: 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