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中東和北非事務首席顧問麥格克(Brett McGurk)於今年2月14日在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的會議中發表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中東政策,並說明這項政策的5項原則作為美國在該地區參與的指導,包括加強與夥伴的關係、增強威懾能力、外交努力解決衝突、促進整合以及堅守人權的價值觀。

拜登的這些中東戰略被一些政論專家暱稱為「降級」(de-escalate)信條,即透過協商和外交手段減少衝突和對立。譬如拜登政府一直在努力與伊朗達成核子協議;並在以色列和真主黨(Hezbollah)控制的黎巴嫩之間斡旋,達成海上劃界協議。

2024為美國大選年,拜登政府最大的野心是促使波斯灣國家和以色列達成全面的「大型協議」(mega deal),建立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的緊密聯盟,以成為拜登重要政績;並可依賴這兩個國家在經濟和軍事領域的支持,在中東地區內發揮關鍵作用。

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未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主要是由於地區政治緊張和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的影響。然而,有報導指出,雙方在安全和情報等方面曾進行秘密合作。去年拜登訪問沙烏地阿拉伯並參與沙烏地主辦的「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GCC)峰會後,沙國更進一步允許以色列飛機飛越其領空。

今年9月21日,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接受美國福斯新聞(Fox News)採訪,回答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相關議題時表示:「我們每天都更接近(建交)。」自這訪談後,過去兩週內就有兩位以色列部長(旅遊部和通訊部)以官員身分參與在沙國舉辦的國際會議。

沙烏地阿拉伯之所以熱衷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其實僅是沙國想與美國達成更全面性協議一部分。該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華盛頓同意提供共同防禦協議以及支持沙國的民用核能發展計劃,包括能在沙國內鈾濃縮(Enriched Uranium)。然而,這項即將達成的協議僅是沙國和其他波斯灣阿拉伯國家試圖在整個中東地區扮演領導角色的更大變革野心。

9月初,「經濟學人」雜誌在「波斯灣國家希望按照自己的形象重塑中東」(The Gulf countries want to reshape the Middle East in their image) 的文章中闡述了這一戰略願景的輪廓。在這一形象中,阿拉伯國家拋開相互敵對和政治爭端,專注於由明智和有遠見的領導人主持的經濟發展,無論這政體是否民主。

這篇文章概述沙烏地官員所列的優先事項,包括沙烏地阿拉伯與美國的軍事聯盟、美國對沙烏地阿拉伯非政治性武器銷售以及核子計畫,其中包括鈾濃縮。

作為以上協議的交換是以色列將與沙國簽署協議,而且該協議不會以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之間的局勢作為限制他們關係的條件。

對這些進展,不僅很多以色列左派媒體政論專家存疑,認為主要的受益者為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和其極右聯盟,也讓巴勒斯坦人擔憂,視為巴勒斯坦人的災難。

為了安撫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 PA),沙烏地阿拉伯答應對巴勒斯坦恢復經濟支援,並升級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外交關係,於8月任命駐雷馬拉(Ramallah)大使和駐東耶路撒冷領事,並強調解決巴勒斯坦權利和支持「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的重要性。

然而巴勒斯坦人最擔憂的是,以色列若成功與沙烏地阿拉伯建交,以色列等於是拿到了政治外交的「聖杯」,此後以色列將沒有主動性或動力接受巴勒斯坦建國並結束衝突。已被邊緣化的巴勒斯坦民族未來可能面臨被忽視,甚至遺忘。

對以色列來說,最大的挑戰是當前的政治環境。以色列目前的聯盟政府是以色列史上最極右翼的政府,該聯盟正試圖改變以色列司法結構,排除高等法院制衡的權力而傷害民主制度,並削弱巴勒斯坦建國的可能性。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促使以色列採取符合「兩國方案」的行動而達成協議,是極大挑戰。(編輯:馮昭)11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