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26日電)中國去年居民醫保人數下降了2517萬,陸媒指出,其中重要原因是保費太貴,不少人主動退保,不少農村居民反映「保不起」或是覺得「不划算」。過去20年間,中國個人保費成長了37倍。

陸媒「財經」雜誌近日報導,儘管中國基本醫保參保人口高達13.45億人,占總人數的95.34%,但比起2021年,2022年居民醫保下降了2517萬人,值得注意。

分析說,居民醫保人數下降,有的是因為全國醫保訊息系統統一後重複資料刪除,或參保人因畢業、就業等參加職工醫保等;但是,重要的原因是居民醫保主動退保,主要理由是保費持續上漲。

中國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03年建立時,個人繳費標準僅為人民幣10元,到了2023年已經是380元(約新台幣1672元),20年時間,個人保費成長了37倍,年均成長近2成。按照此趨勢,2024年,居民醫保保費很可能超過400元。

多名村幹部在受訪中表示,目前醫保受益面太窄,住院報銷比例太低。村民之所以不繳費,是因為參保繳費300多元,村民覺得不生病參保浪費了錢,生了大病醫保又報銷不了太多。更多的是,自己交的錢給別人用了,「很虧」。

報導說,在某村莊調查發現,有的家庭因3個孫子讀書負擔重,交不起保費。女主人表示,如果保費降低到200元,她就願意參保,受訪時她不停擦拭眼淚。

負責徵繳醫保費的村幹部也很有怨氣,除了工作負擔,他們並不完全認同醫保制度。他們認為,醫保制度設計不合理,不應該保小病,應該提高大病報銷比例,解決大病負擔;醫療救助制度條件苛刻,大部分生了重病的老百姓無法享受;醫保保費應該穩定,不要年年漲。

作者說,調查過程也發現,未參保名單中,20歲至50歲的農民,身體相對比較健康,不願意參保。

此外,報導透過多個大型調查數據發現,超過80歲的老年人中,年齡越大,參保率越低。有些高齡老人即使生病也不去看病,部分原因是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繳費困難,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害怕病死在醫院,希望在家去世,因此,盡量不去醫院看病。既然他們的醫療花費很少,參保顯然不划算。

報導說,保費持續上漲、中年居民身體健康狀況較好、醫保受益面窄且不解決大病負擔、高齡老人較低的醫療服務利用以及商業健康保險替代等原因,導致了居民醫保退保現象。3年COVID-19疫情,居民就業情況不佳,收入下降,削弱了參保意願;此外,居民的賭博心態以及補繳政策,則進一步加劇了退保問題。(編輯:張淑伶/周慧盈)11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