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動支付太發達 官媒批拒收現金剝奪選擇權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30日電)在中國生活普遍使用行動支付,幾乎不見現金使用痕跡。官媒經濟日報今天批評,部分店家、機構拒收現金的行為,剝奪消費者的支付選擇權,也損害了人民幣做為法定貨幣的尊嚴。
經濟日報30日刊載文章指出,人民幣是國家法定貨幣,現金是最基礎、最根本的支付工具,在多元化支付條件下,對於保障公眾支付需求至關重要,特別是在應對突發事件、自然災害時有基礎保障作用。
文章提到,部分商家或公共服務機構拒收現金的行為,不僅剝奪了消費者的支付選擇權,也損害了人民幣的法定貨幣尊嚴,更不利於形成公平競爭市場環境。鼓勵多元化支付不等於對現金說「不」,應該將支付方式選擇權利交給消費者。
在中國生活,包括購物、用餐、加油、買票等付款場景逐漸由手機行動支付取代現金,有民眾認為,出門不帶現金沒關係,忘帶手機則是「寸步難行」;另有商家說,現金使用成本較高,需要花時間清點、保管,還有安全顧慮。
文章強調,不同的支付工具各有優勢,能滿足不同的支付需求。肯定多元化支付的意義,加強對各類支付結算方式推廣的同時,也要尊重公眾使用現金支付的習慣;廣大經營主體應強化法治觀念,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尊重公眾支付選擇權。
人民銀行(央行)26日於官網發布「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整治工作動員部署會」訊息。內容指出,目前整治拒收現金工作面臨新形勢、新情況,需要進一步地加大工作力道,常態化展開綜合整治。
內容提到,會議要求自今年10月起,相關成員單位聯合展開為期半年的整治拒收現金專項行動,聚焦民生等重點領域,有力地、有效地推進專項整治,鞏固拒收現金違法的共識,提升公眾使用現金的便利性。(編輯:張淑伶)11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