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6T03:11:55.133Z
以色列已經重兵集結在加沙周圍,專家認為,進攻加沙只是時間問題。圖為14日以軍的坦克部隊。

(德國之聲中文網)巴勒斯坦伊斯蘭激進軍事組織哈馬斯與以色列之間的軍事衝突,至今已超過一週。有專家認為,以色列部隊從地面進攻加沙的討論重點,並非會否進攻,而是何時進攻。此外,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Mahmoud Abbas)近日表示,哈馬斯的政策和行動「不代表巴勒斯坦人民」。

專注於中東戰略事務的英國裔以色列分析師兼記者斯派爾(Jonathan Spyer)告訴DW,以色列即將發動地面進攻摧毀加沙地帶的哈馬斯軍事目標,「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會否發生的問題」。

斯派爾說:「一支龐大的部隊現在已在加沙邊境集結,我認為這支部隊可能會在未來幾天內進入(加沙)」。

他說:「以色列認為,至少在現階段,時間仍然對它有利,它還有時間完成準備工作,並在其認為最佳的條件下進入加沙」。

然而,這將是一場漫長的攻勢,因為以色列將面臨許多軍事挑戰。「正如以色列國家安全顧問哈內比昨天在一次演講中所概述或表達的那樣,以色列這次行動的明確目標是摧毀加沙的哈馬斯政府,」斯派爾說。

他分析: 「這不僅僅是削弱其(哈馬斯)能力,而是剝奪其權力。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哈馬斯當局當然也希望捍衛自己的存在。」

對此,美國總統拜登15日接受CBS新聞節目「60分鐘」專訪時說,以色列若再次佔領加沙將是個「大錯誤」,雖然他認為哈馬斯必須被徹底消滅,但「巴勒斯坦建國的道路也必須存在」,並稱「仍有一條通往兩國解決方案的路」。

以巴官方出面表態

以色列國防軍(IDF)發言人勒納(Peter Lerner)告訴DW,以色列軍隊在加沙走廊的目標是「摧毀哈馬斯的基礎設施」。

他強調,「加沙人民不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向加沙人民發出的向南撤離的指示是一種人道主義努力,目的是讓他們免受傷害。這是我們區分恐怖分子和非戰鬥人員的方式」。

以色列國防軍先前要求加沙北部的100萬平民向南撤離,但這些要求被國際人權組織和援助組織批評為「不切實際」和「不可能」。

「哈馬斯利用民用基礎設施,在屋頂上放置了攜帶炸藥的無人機,在高層建築的地下室放置了火箭,在公共基礎設施之外(操作)指揮和控制位置」,勒納說。

勒納聲稱,「加沙人民需要(向南)移動,我很高興他們正在傾聽我們的聲音,因為正如我們過去幾天所看到的,哈馬斯正在試圖阻止人們從我們的衝突地區撤離。」

15日,據巴勒斯坦通訊社瓦法(WAFA)報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ud Abbas)正式發表聲明,稱哈馬斯的政策和行動「不代表巴勒斯坦人民」,並強調「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組織)」,而不是哈馬斯。

阿巴斯在與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Nicolas Maduro)通話時發表了上述言論。據瓦法社的報導稱,「(巴勒斯坦)總統反對殺害雙方平民,並呼籲釋放雙方平民、囚犯和被拘留者」。 

由阿巴斯領導的巴解組織名為法塔赫派系,自2007年哈馬斯在加沙走廊奪取政權以來,該派系一直與哈馬斯不和。而哈馬斯也被德國、美國、歐盟和以色列等國視為恐怖組織。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2022年9月23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講(資料照)

傷亡人數持續上升

加沙衛生部週日宣布,以色列對加沙走廊的襲擊造成至少2,670人死亡,另有超過9,600人受傷。

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程處(UNRWA)表示,自哈馬斯10月7日發動襲擊造成以色列1,300多人死亡、並導致以色列開始轟炸加沙地區以來,過去一周已有100萬加沙居民流離失所。

UNRWA通訊主任圖瑪(Juliette Touma)週日告訴DW,流離失所者一直在加沙各地遷移

圖馬也告訴法新社:「隨著人們繼續離開家園,這個數字可能會更高。」

以色列一直在敦促加沙的230萬居民向南遷移,特別是撤離加沙城,以準備發動地面攻擊。

而哈馬斯媒體辦公室聲稱,以色列空襲了加沙向南行駛的3個地點的汽車,造成70人死亡。勒納也回應,以色列國防軍認為這份報告是錯的。 

他說:「我們的調查得出的結論是,以色列國防軍沒有在該地區採取行動」。「這些圖像表明爆炸是從下面發生的,而不是從上面發生。我們打算公開我們從這起事件中獲得的圖像,以實際證明這一點。」

歐盟強烈譴責哈馬斯

歐洲理事會週日表示,歐盟「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哈馬斯,及其在以色列各地發動的殘酷和不分青紅皂白的恐怖攻擊」。

在周二舉行的歐盟領導人特別峰會之前,它闡述了整個地區的共同立場。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發表聲明說:「我們強烈強調,面對這種暴力和不分青紅皂白的襲擊,以色列有權根據人道主義法和國際法自衛」。 

聲明呼籲立即釋放「無任何先決條件的所有人質」,並表示正在努力向加沙平民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歐盟表示:「我們強調需要與巴勒斯坦合法當局、以及區域和國際夥伴廣泛接觸,他們可以在防止局勢進一步升級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相关图集:哈马斯恐袭:以色列誓言要敌人“付出代价”

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斯兰极端组织哈马斯10月7日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造成逾千人丧生。在发射火箭弹的同时,武装分子炸毁了加沙与以色列多处边境围栏,从陆海空三路进入以色列领土。加沙边界雷伊姆聚落的一场音乐节也成为大规模袭击的目标,目击者称其为一场大屠杀。据救援组织Zaka统计,光是音乐节上的遇难者就有至少260人。以色列国防军表示,哈马斯还挟持超过120名人质。以色列形容哈马斯发动的恐怖袭击是以色列人的“911”事件。
以色列全面围困加沙:袭击发生后,以色列总理内坦尼雅胡称“敌人将付出前所未有的代价”。以色列征召30万预备役对哈马斯武装分子实施报复。以色列空军连续数夜持续轰炸加沙地带的哈马斯目标。以色列防长宣布全面围困加沙走廊,切断电力、食品和燃料供给。加沙地带医院医疗物资短缺,无法及时救治伤患。以色列官方称,反恐打击是针对哈马斯及伊斯兰圣战组织。不过也有加沙平民遭到炮火击中。
以色列誓言将哈马斯“从地球上抹去”: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极端武装组织哈马斯的冲突持续升温,以色列10月11日组成紧急政府与战时内阁,直接对哈马斯发动战争,以色列防长加兰特(左)誓言要将这个巴勒斯坦激进组织“从地球上抹去”。自上週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袭击、以色列宣战并大规模空袭加沙地帶后,冲突已造成双方逾千人死亡。
暴力冲突不断升级:随着以哈冲突持续升温,一名哈马斯发言人表示,每一次以色列“在没有事先警告的情况下”轰炸巴勒斯坦地区,哈马斯将杀害一名以色列人质。以色列外长科恩警告哈马斯不得伤害人质,并强调“战争罪行不会被原谅”。哈马斯全称“伊斯兰抵抗运动”,该组织不承认以色列,并将彻底消灭以色列作为其目标。哈马斯被德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欧盟、约旦、埃及等认定为恐怖组织。但中国、俄罗斯、伊朗、土耳其以及一些阿拉伯国家,则没有将之视为恐怖组织,而是承认其抵抗组织身份。
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交火:除了在南部的加沙地带,以色列军队也在北部的黎巴嫩边境与极端组织黎巴嫩真主党交火。以色列炮击黎巴嫩村庄,报复发射火箭弹的真主党。真主党二号人物夸西姆(Naim Ghassem)对表示支持哈马斯。夸西姆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对支持者说:“时机成熟时,我们将会采取行动。”以色列观察家担忧,在军事上远胜于哈马斯的真主党可能会从北部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
穆斯林世界现反以色列示威:伊朗、约旦、伊拉克、巴基斯坦等中东多个国家数以万计民众走上街头,抗议以色列和美国并声援巴勒斯坦。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示威者挥舞著伊朗、巴勒斯坦和真主党的旗帜,许多人拿著“打倒美国”和“打倒以色列”的横幅。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中心的解放广场,示威者高呼“反对占领!反对美国”等口号。孟加拉国也有上万人走上街头,高呼口号“停止压迫巴勒斯坦人”和“我们要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
欧美谴责哈马斯袭击 中国呼吁恢复和谈: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多个西方国家谴责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的恐怖袭击。中国谴责伤害平民的行为,呼吁各方采取克制态度,防止局势升级造成人道主义灾难,落实“两国方案”恢复和谈。由于对以色列负有特殊的历史责任,德国总理肖尔茨强调德国同以色列团结一致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在这一时刻,德国唯一的位置是站在以色列身旁。以色列的安全是德国的国家利益。”
加沙地带恐陷人道主义危机:以色列围困加沙,切断当地水电、粮食等基本物资供应后,10月13日凌晨要求100多万加沙北部居民24小时内迁徙至南部,以保护自身安全。这被认为是为大规模打击哈马斯进行准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言人要求以色列军方收回命令。他表示,让110万平民一天内转移,使本已糟糕的情形成为更大的灾难,将导致“毁灭性的人道后果”。根据联合国公布数字,此次加沙被空袭以来,已有超过42万人流浪街头。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