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6T14:35:12.169Z
今年6月,巴勒斯坦总统马阿巴斯(左)应习近平的邀请访问北京

(德国之声中无网)《世界报》评论文章「中国在中东的伪中立揭露了其真实计划」提到,在成功作为伊朗和沙特阿拉伯恢复外交的「调解人」之后,中国接着希望能够成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和平缔造者,但如今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意外令北京的真实意图公诸于世。

评论指出,自从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外长在北京会面,成功担任『和平调解人』之后,中国也主动提出愿意成为以巴冲突的调解人。前中国外长秦刚今年4月与以色列、巴勒斯坦两国外长通话时,还曾呼吁双方「恢复和谈,落实『两国方案』」,并且表示「中方愿为此提供便利」。

不过,在以色列此次遭遇哈马斯袭击后,「以色列方希望中国『强烈谴责』哈马斯」,但「中国从稳定的关系中获利,而以巴冲突首先威胁到北京在该地区的经济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呼吁和平谈判和『两国方案』,却从未施加压力、谴责,甚至没有采取军事行动。」

中国事实上也与巴勒斯坦交情匪浅,作者Christina zur Nedden接着写道:「几十年来,中国一直主张让巴勒斯坦作为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主权独立国家,成为联合国会员国。中国也没有将加沙地区的哈马斯列为恐怖组织,而仅将其视为抵抗组织。就在今年6月,巴勒斯坦总统马阿巴斯应习近平的邀请访问了北京,确立了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当时习近平还对阿巴斯说:『中国和巴勒斯坦是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好朋友、好伙伴。』」

习近平(左)去年12月睽违近7年再访沙特阿拉伯,与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会面

此外,中国与不少中东国家也有着紧密合作:「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2005年至2022年间,北京投资了超过2500亿欧元,成为该地区最大的投资者。中国是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石油的最大买家,从伊拉克购买石油,从卡塔尔购买天然气,并向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土耳其、埃及和沙特出口武器。」此外,中国在埃及开罗、沙特阿拉伯麦加都有建设工程。其与以色列的贸易额达210亿美元,对以色列的高科技也有兴趣,中国甚至还在以色列海法运营着一个集装箱码头。

评论结尾写道:「中国不想疏远其经济合作伙伴,但中国的实力越强,要求它在政治冲突中保持明确立场的呼声就越高。中国政府对(哈马斯在)以色列的暴力事件的冷静和中立反应让人联想到它对乌克兰战争的声明,没有明确谴责侵略者,而是呼吁全面停止暴力。乌克兰和以色列都看透了这一点:中国首先关心的是保护自己的利益。」

《南德意志报》同样关注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外交模糊策略,文章「中国下一个双重战略」以上周发生在北京的持刀袭击事件为开头写道,以色列驻北京使馆职员遇袭事件「让北京在恐怖攻击后的立场再次受到关注:在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突袭后,北京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并表示支持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评论指出,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以色列的伤亡情况时,「一位女发言人仅表示,中国对不断升级的暴力和平民伤亡非常关切,但同样没有明确提及以色列的遇难者。她也避免将这些袭击描述为恐怖主义行为,甚至根本没有提及哈马斯,只是一直在谈论『巴以冲突』。」

作者Lea Sahay表示:「中国官方媒体几乎没有提到中国籍的受害者,很难想像如果受害者因美国攻击而死亡,国家宣传会如何反应。」

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亲巴勒斯坦示威

「尽管北京的沉默会在短期内危及与以色列的关系,但中国很可能有自己的长期战略: 中国政府不仅希望获得能源和资源,还希望建立新的贸易和供给线。对中国来说,该地区早已成为与美国竞争的另一个战场,而该地区的大多数国家现在正站在巴勒斯坦的一边。对中东的大多数统治者来说,北京可能是比美国更令人愉快的合作伙伴,因为它不呼吁重视人权或反腐败。」

文章接着写道,中国在中东的政策有一个最大的矛盾:「那就是中国政府一方面支持巴勒斯坦人,另一方面却在国内打击恐怖主义为借口,有计划地迫害约2000万穆斯林同胞,并将他们关进新疆地区的拘留营,而这种迫害却从未受到中东穆斯林国家的批评。」

「与此同时,反犹主义在中国社交网络上愈演愈烈。在中国严格监控的网路世界中,加沙袭击的影片显然没有受到审查。」然而,在中国网络上流传的却是相反的论述:「这个故事包含了犹太人渗透到美国并统治世界等情节,这也符合国家宣传的说法,即整个世界政治都在美国控制之中。」

相关图集:哈马斯恐袭:以色列誓言要敌人“付出代价”

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斯兰极端组织哈马斯10月7日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造成逾千人丧生。在发射火箭弹的同时,武装分子炸毁了加沙与以色列多处边境围栏,从陆海空三路进入以色列领土。加沙边界雷伊姆聚落的一场音乐节也成为大规模袭击的目标,目击者称其为一场大屠杀。据救援组织Zaka统计,光是音乐节上的遇难者就有至少260人。以色列国防军表示,哈马斯还挟持超过120名人质。以色列形容哈马斯发动的恐怖袭击是以色列人的“911”事件。
以色列全面围困加沙:袭击发生后,以色列总理内坦尼雅胡称“敌人将付出前所未有的代价”。以色列征召30万预备役对哈马斯武装分子实施报复。以色列空军连续数夜持续轰炸加沙地带的哈马斯目标。以色列防长宣布全面围困加沙走廊,切断电力、食品和燃料供给。加沙地带医院医疗物资短缺,无法及时救治伤患。以色列官方称,反恐打击是针对哈马斯及伊斯兰圣战组织。不过也有加沙平民遭到炮火击中。
以色列誓言将哈马斯“从地球上抹去”: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极端武装组织哈马斯的冲突持续升温,以色列10月11日组成紧急政府与战时内阁,直接对哈马斯发动战争,以色列防长加兰特(左)誓言要将这个巴勒斯坦激进组织“从地球上抹去”。自上週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袭击、以色列宣战并大规模空袭加沙地帶后,冲突已造成双方逾千人死亡。
暴力冲突不断升级:随着以哈冲突持续升温,一名哈马斯发言人表示,每一次以色列“在没有事先警告的情况下”轰炸巴勒斯坦地区,哈马斯将杀害一名以色列人质。以色列外长科恩警告哈马斯不得伤害人质,并强调“战争罪行不会被原谅”。哈马斯全称“伊斯兰抵抗运动”,该组织不承认以色列,并将彻底消灭以色列作为其目标。哈马斯被德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欧盟、约旦、埃及等认定为恐怖组织。但中国、俄罗斯、伊朗、土耳其以及一些阿拉伯国家,则没有将之视为恐怖组织,而是承认其抵抗组织身份。
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交火:除了在南部的加沙地带,以色列军队也在北部的黎巴嫩边境与极端组织黎巴嫩真主党交火。以色列炮击黎巴嫩村庄,报复发射火箭弹的真主党。真主党二号人物夸西姆(Naim Ghassem)对表示支持哈马斯。夸西姆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对支持者说:“时机成熟时,我们将会采取行动。”以色列观察家担忧,在军事上远胜于哈马斯的真主党可能会从北部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
穆斯林世界现反以色列示威:伊朗、约旦、伊拉克、巴基斯坦等中东多个国家数以万计民众走上街头,抗议以色列和美国并声援巴勒斯坦。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示威者挥舞著伊朗、巴勒斯坦和真主党的旗帜,许多人拿著“打倒美国”和“打倒以色列”的横幅。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中心的解放广场,示威者高呼“反对占领!反对美国”等口号。孟加拉国也有上万人走上街头,高呼口号“停止压迫巴勒斯坦人”和“我们要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
欧美谴责哈马斯袭击 中国呼吁恢复和谈: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多个西方国家谴责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的恐怖袭击。中国谴责伤害平民的行为,呼吁各方采取克制态度,防止局势升级造成人道主义灾难,落实“两国方案”恢复和谈。由于对以色列负有特殊的历史责任,德国总理肖尔茨强调德国同以色列团结一致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在这一时刻,德国唯一的位置是站在以色列身旁。以色列的安全是德国的国家利益。”
加沙地带恐陷人道主义危机:以色列围困加沙,切断当地水电、粮食等基本物资供应后,10月13日凌晨要求100多万加沙北部居民24小时内迁徙至南部,以保护自身安全。这被认为是为大规模打击哈马斯进行准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言人要求以色列军方收回命令。他表示,让110万平民一天内转移,使本已糟糕的情形成为更大的灾难,将导致“毁灭性的人道后果”。根据联合国公布数字,此次加沙被空袭以来,已有超过42万人流浪街头。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