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7T13:55:00.928Z

2023年10月17日,习近平在北京一带一路会议期间与普京交谈
(德国之声中文网)周二(10月17日),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首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飞抵北京,展开对他来说极度罕见的一次外访。预计他将于周三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克里姆林宫称,二人会谈的议题也将包括中东局势。
国际刑事法庭今年3月对普京下达逮捕令,他受到指控参与绑架乌克兰数千名儿童。但中国并不承认国际刑事法庭。3月该逮捕令下达后数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莫斯科。而普京在逮捕令下达后,则仅于本月出访了吉尔吉斯斯坦出席前苏联国家峰会。8月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以及9月在印度举行的G20峰会,普京则均缺席。
习近平"亲自邀请"
位于柏林的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主任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向德国之声表示:"普京访华,是因为受到习近平的亲自邀请。这样的邀请是不能放弃的。普京现在仅会去他觉得绝对安全的地方。"加布耶夫表示,北京是现在普京能前往的为数不多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出现在这样一个大型国际论坛显示,普京并未完全孤立。中国是俄罗斯在外部世界最重要的伙伴。"
本周,中国邀请130个国家代表出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论坛。中国在非洲、南美、亚洲投资贸易和基础设施,中国官方称拉动万亿美元投资。如今的高峰论坛是第三次举行。
加布耶夫说,对习近平而言,普京出席"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庆典也很重要。"显然没有西方主要的政界领袖前往参加。印度、日本和韩国也不会认真对待。在此背景下,普京就成为最高级别的贵宾。因为尽管受到西方制裁,普京仍是一个核大国的首脑,俄罗斯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相关图集:中俄关系变迁:从兄弟、对手到战略伙伴
最初的盟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的第二天,苏联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年底,毛泽东赴莫斯科访问,并在苏联停留两个多月,参加了斯大林70岁生日庆生活动(图)。事后毛泽东抱怨受到斯大林的冷遇,以及签约会谈进展不顺利。1950年2月14日,毛泽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两国结为盟友。
苏联“老大哥” :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被外界视为中苏关系的“蜜月期”,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协定,苏联从贸易、高等教育、核技术、工业等一系列方面向中国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员的援助,以帮助中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政府1953年针对经济发展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在苏联的帮助和策划下出台的。毛泽东强调要在各方面向苏联学习, “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最好的先生”。图为1956年出版的纪念中苏友好条约6周年的报道图册。
朝鲜战争: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于10月出兵参战(图为志愿军跨过冰封的鸭绿江),直接与美国主导的联合国部队对抗,中国称之为“抗美援朝”。苏联没有直接参战,但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和资金援助。1953年6月南北双方签署了板门店协议:规定朝韩以北纬38度线为界停火,这固化了朝鲜半岛的分裂格局。
从反目到决裂:1959年9月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华(图),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活动。当时中苏领导人在政治理念上的分歧和战略利益方面的矛盾就已显现。1960年莫斯科召回援华的全部苏联专家,废除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协议。北京则对苏联的“修正主义”以及苏共的对外对内政策展开了长期的尖锐批评。
边境冲突:中国和苏联是世界上拥有最长陆地边界的两个邻国。1964年中苏第一轮边界谈判失败。
1969年6月3日,中、苏两国军队在界河乌苏里江的珍宝岛爆发冲突(图为珍宝岛中国守军),双方均有伤亡。同年,两国又在黑龙江八岔岛和新疆铁列克提再次发生武装冲突。9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取道北京,在机场与中国总理周恩来紧急会晤3小时,达成共识维持边界现状,避免武装冲突。
中苏交恶:勃列日涅夫任苏共领导人后,中苏关系依然处于对峙势态。1966年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两国间几乎停止了所有交往。1967年,红卫兵曾冲击苏联驻北京大使馆。图为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包头钢铁厂工人抗议“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示威。
抵制莫斯科奥运:进入70年代后,中国开始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改善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国向国际社会开放的大门。1980年代的苏联,则因入侵阿富汗遭到西方国家更严厉的制裁和对抗。1980年莫斯科举办奥运会,中国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抵制阵营。
关系正常化:在苏联末期,中苏关系有所缓和。从1982年10月至1988年6月,中苏两国政府特使就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进行了12轮的磋商。1989年5月,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同邓小平会晤。双方在北京发表了《联合公报》,标志两国关系正常化。
从睦邻到战略伙伴: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国宣布承认俄罗斯为苏联的继承者。两国最高层之间开始恢复往来。1999年,《关于中俄国界线东西两段的叙述议定书》签订,遗留已久的边境划界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001年普京上台后,俄罗斯与中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定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0年,两国确认"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图为普京、布什和江泽民在2001年的上海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
共赴国际舞台:进入新千年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北京和莫斯科都有意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积极的角色。“金砖国家”(BRICS)峰会、上海合作组织(2002年成立)这样的多边平台为此提供了机会。图为2016年10月在印度举行的金砖国家首脑峰会。
政治强人的友谊:习近平和普京这两位威权专制领导人,有着相似的大国政治信念。在坚定巩固自身权力的同时,也都希望打破美国主导的现有国际秩序。2022年2月普京访问北京、出席冬奥会期间,中方强调中俄“友谊无上限、合作无止境”。图为2018年习近平在俄罗斯远东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与普京品尝鱼子酱煎饼。
不是盟友,胜似盟友:2022年2月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在国际上备受制裁和孤立。但中国始终拒绝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而指责美国和北约应为冲突负责,反对制裁,呼吁重视俄方的“安全关切”。同时中国大幅扩大从俄罗斯的进口,特别是能源进口。2023年3月,习近平访问莫斯科,成为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首位访俄的大国元首。
中俄是"不对等"的伙伴
俄罗斯发动对乌克兰战争以来,迄今为止,中国未对俄作出谴责,被认为在国际上为莫斯科提供了外交掩护。
加布耶夫指出,俄中经济关系不断加深。"中国周五公布的海关数据显示,双边贸易增加30%。也就是说,双向贸易均在增长。双方定期有官员互访,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在东亚实施空军联合巡航。双边关系在乌克兰战争以来甚至更为紧密。"
但加布耶夫不认为,双方此次会达成大规模的协议,因为这可能有损北京的形象。"中国受到指责,为普京提供新的机会获得资金、用于战争。所以,(签署大笔交易)对北京来说现在并不有利。"
加布耶夫指出,俄中之间并不会成为北约那样的军事联盟,两国在军事上相对自主。"尽管俄罗斯拥有某些军事科技,中国仍然感兴趣,比如潜艇或者战斗机、预警系统等。而中国在芯片领域无疑拥有俄罗斯所需要和进口的技术。"如今两国之间没有正式的联盟,而是一种不对等的伙伴关系,"中国明显拥有更多选项,设定自己的前提"。

2023年10月17日,普京在北京一带一路论坛期间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会谈
会晤欧尔班
周二,普京在北京与同样参加"一带一路"峰会的匈牙利领导人欧尔班会晤。这是自俄罗斯去年2月入侵乌克兰以来,普京首次与欧盟国家领导人会晤。普京称,仍与一些欧洲国家保持联系令他感到满意,"其中之一是匈牙利"。
欧尔班则在与普京会晤后在脸书写道:在今日欧洲,所有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乌克兰会停火吗?他说,对布达佩斯而言,最重要的是停止"难民潮和(对莫斯科的)制裁以及在我们邻国的战斗"。与德国不同,匈牙利仍从俄罗斯获得管道输送的天然气。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与欧尔班就匈牙利参与一带一路项目举行会谈。他称欧尔班为"老朋友"。中方的信息称,欧尔班就北京支持建造布达佩斯与贝尔格莱德之间长约350公里的铁路线表示感谢。这是中国与匈牙利的一个"一带一路"项目。
(综合报道)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