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9T10:57:24.169Z
G7贸易部长会议在大阪举行(图为2023年10月28日)。图中为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
(德国之声中文网)本周末,七国集团(G7)贸易部长在日本大阪举行会议后发表声明,尽管未明确提及中国,但是对贸易活动中实施经济胁迫的行为作出谴责。
十页的声明中写道:"我们谴责利用经济依赖性作为武器的行为。我们致力于构建自由、公平、互利的经贸关系。"
周日(10月29日),七国集团部长呼吁"立即取消"对日本食品的进口限制。两个月前,日本开始将福岛核电站的处理水排入太平洋。中国随即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日本和美国称这一限制是不公平的。俄罗斯则于本月初作出类似的限制。G7贸易部长在声明中称,任何限制都应"基于科学,并仅在符合世贸组织和其它国际规则的前提下实施"。
中国驻日大使馆同日稍晚,也在官网发布声明予以反击。中方称,日本政府"执意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公然向全世界转嫁核污染风险",各国有权採取相应防范措施。声明还称,"经济胁迫是G7'专利'",指控G7成员破坏公平竞争环境、扰乱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的行为比比皆是,"不要顽固坚持双重标准"。
此外,七国集团还就新近出台的关键矿产出口限制表示忧虑。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石墨产地,本月,该国宣布对石墨相关制品实施出口管制。石墨是汽车电池所使用的材料。中国此举被视为旨在巩固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统领地位。此前数日,美国宣布收紧对华出口芯片的限制。
相关图集:日本首相率内阁大臣大吃福岛海鲜 亲身“带货”
日相岸田率领内阁阁员品尝福岛食材:日本首相岸田文雄8月30日在首相官邸举行午餐会。他在镜头前表示,午餐的菜品全部都是福岛食材,“太好吃了”。他呼吁,“大家可以购买车站便当或者进行网购,来支持安全美味的日本海鲜”。日本总务省、厚生劳动省、数位厅、经济产业省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张贴出阁员品尝福岛便当的照片。日本在8月24日宣布开启福岛核电站排海作业后,中国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香港和澳门纷纷向日本发出食品进口禁令。
经产大臣西村康稔为三陆常磐“带货”:日本经产大臣西村康稔29日在社交媒体上贴出自己的午餐照片并配文称:“今天的午餐是 ALPS处理水排放后用8月25日在福岛县岩城捕获的鲈鱼制作的盐烧饭。此外还有我一贯吃的福岛产海藻做的味增汤。品尝的是饱含着渔民心声、自豪和自信的三陆常磐(即岩手、宮城、福島及茨城县)美味。为了他们不被中国的骚扰电话打败,我们会继续支持。今后我还会继续吃三陆常磐的美味。”西村还在视频中称他最近每天午饭都吃福岛食材。
首相官邸福岛食材午餐会菜品曝光:日本首相岸田文雄30日在官邸举办使用福岛县产海鲜的午餐会。参加午餐会的还有财务相铃木俊一、经济产业相西村康稔和儿童政策担当相小仓将信。首相官邸当日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公布了菜品的照片。菜品包括福岛大米饭、味增汤、比目鱼鲈鱼章鱼刺身、帝王菜、猪肉、日本泡菜及饭后水果。全部食材均取自福岛。共同社指出,中国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首相官邸午餐会旨在凸显食品的安全性,消除负面影响。
岸田视察东京丰洲市场:8月3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前往东京丰洲市场。他在经营包括福岛在内的常磐地区海产品的批发店试吃了海产品。在与商贩交谈时,商贩们表示,依赖水产品出口的企业受到严重打击。此后他表示,“为了在避免仅依赖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使业务能持续、稳定地发展,将启动分散对特定国家依赖的紧急援助措施”。新的支援政策包括刺激日本国内消费、应对风评被害、水产企业改变出口目的地和加强国内加工体制等措施。去年日本水产品出口额总共达到3873亿日元。其中对中国的出口额最多,达到871亿日元。
农林水产大臣口误致歉:日本农林水产大臣野村哲郎(图片居中)曾在8月30日响应日相带头吃福岛食品的号召,在网上公布了自己吃福岛北极贝便当的照片。但他31日在首相官邸回答记者提问时使用了“污染水”一词。此后野村撤回了发言,并称“我措辞不当,就此诚恳道歉。我的发言给以福岛县为首的相关人士造成了困扰,深表歉意”。9月1日他再度道歉表示,“令福岛民众和相关人士感到不快,非常抱歉”。他表示,从前一日起就在深刻反省”,且将致力于为扇贝等水产业者和加工业者提供支援。
美国驻日大使前往福岛品尝海鲜:美国驻日本大使伊曼纽尔(Rahm Emanuel)8月31日前往福岛县,目的是对日本政府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海决定表示支持。在福岛核电站附近的相马市,伊曼纽尔与市长立谷秀清共进午餐,吃着当地捕获的海鲜。他与当地渔业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并呼吁:“希望日本国内外的人都知道福岛的鱼很安全”。他还给《日本经济新闻》撰文称:“日本对福岛核事故的处理向国际社会提供了国际社会最高标准的模范。我非常期待吃福岛桃子。”
“我不会和别人分享(福岛)葡萄”: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在渔港附近的特产店“浜站松川浦”,除了比目鱼等鱼类外,伊曼纽尔还购买了自己爱吃的当地特产桃子。据介绍,8月24日福岛核电站排海作业开始后,该店接到了100多通从中国打来的骚扰电话。伊曼纽尔在社交媒体X上表示,他还在福岛买了日本泡菜、桃子、梨和葡萄,“说清楚,我不会和别人分享葡萄的”。次日,伊曼纽尔还在X上贴出与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科顿(Anthony J. Cotton)一起分享福岛桃子的照片。
"建立有抗压性和可靠的供应链、减少对单一国家依赖"
G7会议的东道主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表示,各国部长就关键原材料的供应链表达了减少对单一国家依赖的强烈需要。他在记者会上表示,在关键矿产、半导体和电池领域, "我们完全同意要建立有抗压性和可靠的供应链" 。
会议的声明中称,各国部长重申对"一系列广泛和不断演进的非市场政策"表示忧虑,其中包括"大范围、不透明和扭曲贸易的工业补贴"以及强制技术转让。
中国外交部没有立即回复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谴责俄罗斯、未直接提及中东局势
G7部长对俄罗斯摧毁乌克兰谷物出口基础设施、以及莫斯科"单方面"退出黑海谷物协定作出谴责。
与两周前的G7财长会议不同,--当时谴责了哈马斯对以色列的"恐怖主义袭击",此次贸易部长在声明中没有直接提及中东局势,而是仅表示,希望引起对于"在自然灾害和其它紧急情况下人道主义物资跨国际边境流动的挑战"的关注。
联合主持此次会议的日本外交大臣上川阳子则在记者会上表示,会议上也表达了对于以巴最新局势可能导致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的忧虑。
澳贸易部长预计将与欧盟专员就自贸协定会谈
除美、日、德、英、法、意、加七国以及欧盟外,出席大阪会议的还有印度、澳大利亚、智利、肯尼亚和印尼以及国际组织和私有领域的代表。
与会的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雷尔(Don Farrell)预计周一将与欧盟贸易专员多姆布罗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就拖延已久的自贸协定举行会晤。欧盟希望通过该协议,获取澳大利亚的关键矿产。
相关图集:谁发明了 “去风险”?
冯德莱恩智库演讲:2023年3月30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两个欧洲智库主办的活动中用英语发表演讲。她指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经济关系正变得越来越不平衡,中国“明确地将军事和商业领域融合在一起”的做法给欧洲安全带来了风险,因此需要去风险,并且更好地运用现有工具,以维护欧洲经济利益。“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非黑即白,而我们的答案也不可能如此。因此我们必须聚焦于去风险(De-Risking),而不是脱钩。”
对华关系新的关键词:冯德莱恩的讲话获得了巨大关注。“去风险”这个说法也随即开始在德国和美国被媒体和政界人士引用。《纽约时报》认为,这一表述是对欧盟对华关系新的概括,德国和法国外交官此后在国际组织中推广“去风险”的概念,并使之体现在当年5月广岛G7峰会声明的内容中。德国《明镜》周刊则指出,冯德莱恩希望在用词上保留空间,与美国一段时间以来使用的“脱钩”有所区别。
依赖是个“好选择”?:德国外长贝尔博克4月中访华期间也表示,德国并非要与中国“脱钩”,而是要“降低风险”,就是说欧洲应降低对中国“不健康”的依赖。同时出席记者会的中国外长秦刚则回应说,“中德是伙伴,不是对手”,双方在供应链上相互依赖“是市场规则下最优的选择”;只要两国都保持开放,“就没有必要担心所谓的依赖”。
肖尔茨是始作俑者?:有德国媒体注意到,最早公开使用“去风险”一词的并不是冯德莱恩,而是德国总理肖尔茨。2022年11月德国《明星》杂志(Stern)在肖尔茨访华前的一篇报道中引述他谈到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性时说到:“去风险和多样化是当务之急。”但当时这一说法并未引起特别的舆论关注。
金融术语:“去风险”(De-Risking)一词并非新近的发明,而是一个金融行业的术语,指的是银行或投资者收缩或终止交易关系,以降低支付违约的风险。而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2023年1月,亦曾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欧盟虽需要“与中国合作和贸易”,但仍须修正与中国的商业交易方向,寻求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降低风险,而非脱鈎”。
沙利文:免受胁迫:华盛顿的官员也开始使用“去风险”的表述。今年4月底,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发表讲话时表示,“去风险意味著拥有弹性的有效供应链,并确保我们不会受到任何国家的胁迫。”“我们只是要确保美国和盟国的技术,不会被用来对付我们自己,”而并不是要切断贸易,他强调,“正如冯德莱恩主席不久前所说的。”
跨大西洋共识:德国《商报》指出,在这个问题上,冯德莱恩、德国总理肖尔茨以及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显然已经形成了共识。“同'脱钩'不同的是,'去风险'的目的并不是要在经济上孤立中国,而是要增强欧洲自身的经济抗压能力。”
G7峰会余音:5月的广岛G7峰会结束后,英国首相苏纳克(左二)对媒体表示,英国和G7集团其它国家在共同寻找方法,减少中国带来的挑战。“这一切都是关于去风险,而不是脱钩。”他补充说:“我们(七国集团)正在采取措施防止中国利用经济胁迫来干涉其他国家的主权事务。”
北京:不要“鹦鹉学舌”:对G7会议公报本已大为不满的北京做出激烈反应,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发言人指责首相苏纳克的言论是“鹦鹉学舌”。中国外交部(图)之前就G7公报表示:“对于所谓‘经济胁迫’,美国大搞单边制裁、‘脱钩断链’,才是把经贸关系政治化、武器化的真正‘胁迫者’。我们奉劝七国集团不要做经济胁迫的同谋和帮凶。”
李强斥“伪命题”:中国总理李强6月27日在天津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说:“现在在西方,有些人在炒作所谓的‘降依赖、去风险’,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看,这两句话就是一个伪命题。”他认为,风险管控应该由“企业去做相应的判断和选择”,政府和相关组织“不应该去越俎代庖,更不应该将去风险扩大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
走入欧盟对华战略:共同的对华政策也是6月30日结束的欧盟峰会上的一个重要议题。峰会联合声明称,将支持继续保持同中国的经贸关系,同时减少欧洲对中国的的经济依赖。"去风险"在本次声明中正式登场,成为一个概念,今后欧盟将以它作为指导方针推出对华战略。但有批评指,欧盟目前表述的“去风险”仍缺乏具体的计划和责任规范。
德国首份对华战略:2023年7月13日,德国联邦内阁通过首份对华关系战略,“不脱钩、去风险”是重要内容之一。文件称,德国将继续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应“降低关键领域的依赖性”。德国政府将提高社会对涉华风险的敏感度,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提醒企业做好风险管控。文件还强调,单方面改变台湾海峡现状是不可接受的,台海军事冲突升级将影响到德国和欧盟的利益。
(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