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2023 - 01:27

「提要」 放弃了自己的王国和王冠的李尔,很快就遭到了报应。他的两个女儿立即变脸,不仅要消减老王的侍卫数量,而且让下人故意羞辱他,于是一幅极不公正的场面出现了。一方因爱心而献出了一切,一方得到了爱的赐予却报之以仇恨。

问:《李尔王》一剧似乎提出了公正的问题。

答:是的。但是这个公正问题,不是简单的我对你好,你对我坏,因而你对不起我。它关涉到的是人之间的无私之爱,如李尔王对女儿的那种爱,被现实的利益、野心、欲望所侵蚀、所毁灭。所以公正转变成对正义的要求。本来李尔王在把自己的王国全部分给自己的女儿时,他设想的晚年生活是轮流在女儿家住,享受女儿的爱心回报。这在他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一是骨肉亲情,二是报答恩情,无论如何女儿都应对他呵护有加。万没想到,几天之后,大女儿高纳里尔就吩咐她的手下,“你要对他装出一副不理不睬的态度,这老废物已经放弃了他的权力,还想管这个管那个,年老的傻瓜正像孩子一样,一味姑息会纵容坏了他的脾气,不对他凶是不行的”。很明显,这个女儿对父女亲情的看法,和她父亲完全不一样,老王实在是自作多情。而他女儿却把这当作是一桩生意,你把国土分给了我,咱们就交割清楚,我只关心已经到手的利益,你的存在,对我只是妨碍。可惜李尔王却不明白他女儿的心思,他太自以为是。在剧中,莎翁安排了一个丑角,他本来的职责是在宫廷中插科打诨,逗国王高兴,可现在莎翁让他跟在国王身边,不时地点出老王困境的实质,说出大实话。

问:所以他不断地在旁边评价。

答:对。比如,他说李尔王和他一样,都是傻子,只是一个穿花衣,一个戴王冠。他嘲笑李尔王,“你这光秃秃的头顶,连里面也是光秃秃的没一点脑子,所以才会把一顶金冠送了人”。李尔王看到大女儿对他满脸怒容,却不知为何。这个丑角在旁边就揭出真相,“从前你用不着看她的脸,她皱不皱眉不与你相干。那时你也算一条好汉,可现在你变成了个零”。他点出了李尔不加考虑任意行事的后果。女儿斥责李尔王假痴假呆、自失身份,要撤下他的侍卫、随从,李尔王才明白,他已犯下了大错。这时他幻想二女儿里根会接纳他。他急忙赶往二女儿家。其实,大女儿已经明白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不知什么人替他出的好主意,让他随身带着一百个全副武装的卫士,只要他做了一个梦,听了一句谣言,转了一个念头,就可以任着性子用他们的力量危害我们的生命”。因此我们知道,权力的继承,必须彻底。只要放权的人仍然保有力量,那继承者就会寝食难安。再说第二条线索,埃德蒙在父亲面前诬告了父亲埃德加,他又跑到哥哥面前挑拨说,父亲认为你要谋害他,所以要你的命,你赶快跑吧。并且刺伤自己的手臂,转脸对赶来的格罗斯特伯爵说,哥哥要我参加他的阴谋,我不干,所以他要杀我。老伯爵就下了决心,非要杀掉他的嫡子不可。他一口答应,让他的私生子埃德蒙继承爵位和土地。埃德加逃跑了,躲到一个人迹罕至的敌方,装作疯子,而那个被李尔王下令驱逐出境的肯特伯爵化妆成了一个老仆人,跟在李尔王身边。莎士比亚的这个安排有他的深意,在一个是非颠倒的世界,正义只能暂时隐身,等待出现的时机。

问:李尔王还在相信二女儿里根会遵守诺言吗?

答:是啊,他赶到二女儿家去控诉大女儿的劣行,“她的无情的凶恶像恶鹰的利喙一样猛啄我的心。我简直不能告诉你,她伤天害理到了什么地步”。哪知里根立即反驳他,为姐姐辩护,“父亲,您已经老了,已经快到了生命的尽头,应该让一个比您自己更明白您的地位的人,来管教管教您”。看到二女儿如此薄情,老王竟然回答说,“我承认我年纪老了,不中用了,让我跪在地上,请求您赏我几件衣服穿,赏我一张床睡,赏我一点东西吃吧”。说完就给女儿跪下了。里根却转身斥责他,瞎胡闹!李尔王此刻才明白,他自以为是最有权势的人,而现在变成了一个人见人嫌的老糊涂。他怒了,发誓要报复这两个忤逆的女儿。老国王的尊严让他骄傲地说,“我不哭,虽然有充分的理由哭泣,但我宁愿让这颗心碎成万片,也不流下一滴泪”。他不哭泣,但悔恨让他陷入疯狂。随后莎士比亚以如椽巨笔,描绘了李尔王在狂风暴雨中奔走荒野的场景。这一幕是戏剧舞台与电影荧幕上最惊人的一幕。他考验饰演李尔王的演员的功力。李尔王召唤雷鸣电闪的那几段台词,字字珠玑。无助,让他试图唤起自然的神力,帮他复仇。他呼唤道,“你震撼一切的霹雳啊,把这生殖繁密的、饱满的地球击碎吧,打碎造物的模型,不要让一颗忘恩负义的人类的种子,遗留在地上”。

问:这是戏剧冲突的高潮,也是转折点。

答;是的。暴风雨一场戏是转折,接下来父女关系的冲突就转变成宫廷斗争,第二条线索突出出来了。李尔王饱受暴风雨的侵袭之后,明白了自己统治时没有尽到一个君主的责任,他醒悟到,“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你们总得忍受这样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头上没有片瓦遮身,你们腹中饥肠雷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呢?我一向太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了。安享荣华的人哪,睁开你们的眼睛,到外面来体味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难,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这一大段话,是莎士比亚代民发声,表达了他深厚的慈悲与人道。随后,跟随李尔王的肯特发现旷野中有一间小木屋,他拉李尔王进去避雨,谁知住在这屋里的人就是逃跑在外的埃德加。他化名汤姆,装疯卖傻,满口胡话。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场面,已经处在半疯状态的老国王,化妆成老仆人的肯特伯爵,和装疯卖傻的埃德加,三个人都是被迫害被追杀的倒霉者,碰巧在这旷野之中的小屋相聚。再说埃德加的父亲格罗斯特伯爵,他接到了一封信,告诉他法王和小女儿考狄利亚兴兵为老王报仇,军队已经在多佛登陆。格罗斯特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的私生子埃德蒙,他以为埃德蒙会站在老王一边,谁知埃德蒙正要借机谋害老王。他是一个筹划着大阴谋的人,此时他已和李尔王的两个大女儿暗通款曲,关系暧昧。随后,就是埃德蒙诡计百出,莎士比亚两次让他公开表白,只要能达到他的目的,他不惜做任何伤天害理的事儿。他的父亲也不过是他手中的工具。

问:看来莎翁是把作恶这样一条线贯穿在埃德蒙的身上?

答:显然如此。格罗斯特伯爵为了寻找李尔王,无意中闯进了他儿子埃德加的隐身处。但此时父子不相认,因为埃德加知道父亲受弟弟挑唆,正在追杀他。而现在他是化了妆和父亲碰面,心中明白,表面上却依旧疯癫。他不停地说胡话,暗中却在保护着李尔王和他父亲。他说,“现在蒙着的污名,总有一日恢复清洁之身”。好,今天就讲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