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2023 - 17:55

印度尼西亚一位渔民萨达姆·胡森(Sadam Husen)坐在高跷房屋之间的人行桥上,为他的社区担心:他们要为中国资本的玻璃工厂让路,而当地居民面临不得不永远离开他们一直居住的岛屿的风险。

据法新社今天报道称,印度尼西亚政府已下令廖内群岛伦邦岛的 7,500 名祖辈居住于此的居民收拾行李离开。

据雅加达官方消息,在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达成协议后,全球领先的玻璃和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之一的中国信义玻璃集团计划投资 116 亿美元(109 亿欧元)在此建设一家工厂。 这座占地 17,000 公顷的岛屿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战略要地,富含制造玻璃和太阳能电池板所需的石英砂。

但当地人们并不这么认为。这位 32 岁的渔民说道,“形势越来越紧张。” 该渔民说,他和平示威反对计划中的驱赶行动。 他们称不想离开大海。最重要的是应该拯救我们的渔村。”

名叫萨达姆·胡森渔民说,“我只想平静地生活。可我已经一个月无法入睡了。”

巴淡岛最近的抗议活动演变成骚乱。 警方用催泪瓦斯和高压水枪回应民众的燃烧瓶、投掷石块和小瓶子。

已经有数十名示威者被捕。约200名防暴警察增援到现场。

但迫于压力,当局宣布,原计划于 9 月底进行的村民撤离限期被推迟至具体日期未定。

据当局称,该工厂将于明年开工建设,将把该岛改造成一个“生态项目”,到2080年将创造数千个就业机会并吸引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法新社联系中国信义玻璃集团,但该集团未予置评。

近年来,北京在印度尼西亚的基础设施或采矿项目上进行了大量投资,有时会引起当地民众的强烈反应。 去年一月,印度尼西亚西里伯斯岛的一个镍矿爆发了致命冲突。

巴淡市市长穆罕默德·鲁迪说,“我们都同意印度尼西亚需要资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投资。”

政府机构 BP Batam 的主席问道:“如果让中国害怕他们并离开,那么这里会发生什么?”

但印度尼西亚非政府组织 Walhi 成员 Parid Ridwanuddin 谴责说,主要靠捕鱼为生的家庭的生存“无疑受到了这个项目的威胁”。

据官方统计,约有 700 个家庭受到影响,作为补偿,每户可以获得一块 500 平方米的土地和一栋 45 平方米的房屋,价值约 1.2 亿卢比(7,330 欧元)。

在等待房屋建成期间,岛民将被搬迁到巴淡岛的公寓,每人将在六个月内每月获得 120 万卢比(73 欧元)。

但对某些人来说,这些只是承诺。 67 岁的蒙加克村长蒂莫 (Timo) 谴责说,“合同还没有签署,只是说说而已。” 

据当局称,这里居民其实没有任何产权契据。 但居民们回答说,他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一个多世纪,并有证明文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森布朗村居民向法新社保证:“如果上帝希望这种情况发生,我就无能为力。与此同时,我将留在原地,不会签字。”

但从巴塔马到伦邦的路上,巨大的标牌呼吁居民离开家园。

在受驱逐令影响的第二个村庄 Sembalung 的街道上,大批警察和军队已经驻扎进村。

据这位要求匿名的居民称,警察挨家挨户强迫居民离开。 “我担心他们会在半夜闯入我家,然后把我赶出去。”

市长则否认他的工作人员恐吓居民。

但根据国际特赦组织印度尼西亚分会的负责人乌斯曼·哈米德的谴责,该组织称,大批警察和士兵出现,造成了恐惧气氛,旨在恐吓居民。

据非政府组织 Wahli 表示,如果当局称该工厂项目仅占用该岛 10,000 公顷中的 2,300 公顷,那么该项目仍然可能会损害 Rempang 的海洋生物,污染该地区,并导致其丰富的沙子资源过度开采。

叫蒂莫的村民说,“我们永远不会接受沦为流离失所,我们心情很沉重。”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