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长王毅启程访美,在中美战略竞争中尝试重建对话 - 要闻解说
中国外长王毅26日前往华盛顿。从目前透露的行程安排来看,他将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举行会谈。尽管尚无消息显示王毅是否可能与拜登会谈,但作为同时兼任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和外交部长职务的王毅,可以说是自年初间谍气球事件让中美关系重新降至冰点以来,前往华盛顿访问的中国最高级别官员,显示双方都尝试在紧张对立激烈竞争的同时,找到管控危机的途径。
自今年6月以来,拜登政府事实上频繁派高级官员出访北京,国务卿布林肯6月18日与时任新外长秦刚曾在北京会谈7个多小时。布林肯之后,美国财长耶伦、总统气候议题特使克里、商务部长雷蒙多都先后前往北京。美方官员努力向中方表示,希望双方的竞争关系不会失控,希望能建立管控危机的护栏。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经历了一系列人事动荡。先是去年底上任的外长秦刚消失两月后被陆续解职,随后是3月份上任的国防部长李尚福失踪两个月后才被不明原因地解除职务。在这两位涉外政府官员之外,中共人大常委会24日公布的任免名单上,3月上任的科技部长和财政部长也被宣布换人。
在中美关系议题上,如果说中国商务部长曾在5月底访问美国的话,到目前为止,两国最高层级领导人是否能再次互动尚未有更具体的信号。 美国总统拜登2021年1月上任以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首次面对面会谈还是2022年底在印尼巴厘岛的20国峰会期间。但一度和缓的关系随中国间谍气球被击落而重新冻结。今年9月在印度首都举行的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习近平没有与会,此后在纽约的联合国大会,中国也只派出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场。至于11月12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习近平借此机会访美,与拜登再次会谈的可能性,一度也因为拜登政府在国会压力下决定不欢迎香港特首李家超与会而被画上问号。
不过,王毅与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9月中旬一度在欧洲小国马耳他会晤两天,秘密会谈12个小时。中美关系解冻迹象变得更加清晰。王毅此次华盛顿之行的主要任务可能就是为习近平是否和如何在未来几周访问美国铺平道路。
王毅启程之前,中美双方也都有意营造和缓气氛。24日,习近平与拜登均向在纽约举行年会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致函。拜登强调,美国还将继续“负责任地管理”中美“两国之间的竞争”,推进双方“对自由、开放、安全和繁荣世界的共同愿景”。习近平则在由中国驻美大使代读的信函中重申:“中美作为世界两个大国,能否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
不过,双方虽然在努力展现管控危机的愿望,但战略竞争丝毫没有止步。就在王毅到访前夜,美国总统拜登隆重接待来访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高度评价双方的同盟关系,并向几天后也将前往北京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表示,美国将在尊重国际准则的条件下,与中国以一切可能的方式竞争,但不寻求冲突。
拜登此时也正期待终于选出新议长、结束瘫痪状态的众议院批准一项价值74亿美元的追加预算,以便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抗衡中国。在要求众议院批准援助以色列、援助乌克兰的款项之外,拜登也在持续增加对台湾的军备支持。
中国方面则一再无视欧美各国的期待,持续与发动乌克兰战争的俄罗斯巩固友好关系,并借上周的“一带一路”十周年的国际高峰论坛,再次邀请被国际刑事法院通缉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并与之密谈。而此时,不仅俄乌战争仍在继续,中东地区也因为哈马斯武装10月7日对以色列发动突袭而局势空前紧张,可能再次牵动国际战略格局震荡。与中东地区伊朗、叙利亚等国关系甚好的中俄两国面对美国和欧洲似乎又多了一张可打的牌。
与此同时,中国似乎也不甘心听任美国在印太地区合纵连横,构建围堵联盟,正努力推动恢复中日韩三方会晤机制,并筹划习近平前往韩国访问。习近平不久也将前往刚刚与美国提升战略伙伴关系的越南访问。
这些战略竞争也伴随着可能的危机。近期中国与菲律宾围绕南海岛屿主权争议而紧张关系不断升级,正迫使与菲律宾有军事同盟关系的美国一再表态。而此时距离台湾2024大选投票日已经只剩下80天。81天后,台湾政坛将会更倾向华盛顿,还是更倾向北京,都是中美两国无法轻视的前景。
换句话说,在中美全面战略竞争的今天,王毅此行可能的成果,恐怕更多的还是彼此明确各自的红线,并在此基础上,至少有限地保持沟通和对话。所谓斗而不破,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