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香港区会参选人「清一色」建制 民主派38年来首次无法参选 外围建制亦被削
香港新的地区议会选举的提名期刚刚结束,最终有399人报名参选,当中没有民主党派人士可以取得建制派人士的提名以致未能「入闸」参选,打破自第二届区议会选举以来即有民主党派参选的38年传统;甚至是边缘建制派亦未能取得足够提名而未能参选。学者和论者多认为,香港正向中国的差额式选举等政治文化靠拢,真正选举空间将快速收窄;北京亦不在意投票率因此下降,忧虑社会会有更多人以冷漠和移民来面对转变。
今次是中国政府改造香港区议会至只馀两成直选议席后的第一次选举,参选人由以往只须取得足够选民提名,改为须取得50位选民和地区三会(分区委员会丶防火委员会丶扑灭罪行委员会)各三名成员的提名。在为期两周的提名期昨(30日)午结束后,400名获得足够提名的参选人中有一人撤回。由港府第二把手陈国基领导的区议会资格审查委员会,将在未来两星期审查399名参选人的资格,并公布通过审查的候选人名单,以便433万名选民在12月10日进行投票。
边缘或外围建制人士亦被淘汰 「港漂」获支持闯市区
在399名参选人中,171人报名竞逐88个直选议席,228人参与身兼提名人的地区三会(分区委员会丶防火委员会丶扑灭罪行委员会)间接选举,争逐176个循地区委员会界别晋身区议会的议席,参选人几乎全属建制派,不单是民主派未能取得三会各三名会员的提名而未能通过第一关,38年来首次缺席区议会选举;其至是由立法会议员狄志远退出民主党后组成声称走中间路线的政党「新思维」,亦同样未能取得足够提名而未能「入闸」参选。
在171名直选参选人中,「清一色」是建制派人士。由中国政府驻港机构「中联办」推动成立的民建联(全名为民主协进建港联盟),有44人参选,传统亲京的工联会(香港工会联合会)有25人,由特首谘询组织「行政会议」的召集人叶刘淑仪当主席的新民党有17人,代表商界的经民联有10人,曾发生内斗的商界政党自由党则只有4人。
有趣的是,未能进入「核心建制派」的民主思路和实政圆桌,其召集人虽已分别身兼行政会议和立法会议员,亦只有各一人成功通过提名门槛,较他们拟派出参选的3至5人为少,当中,有三人原拟提名实政圆桌成员的「三会」成员,在谘询所属「三会」主席后撤回提名。相反,由「港漂」在2019年反修例运动后成立的「香港新方向」,有5人「入闸」,与拟参选人数一样,可望实现「冲出新界」这个较多中国入地人士区域的参选计划。
不过,民主党派人士未能取得足够提名,并非因为「三会提名人」人数不足。根据「三会」成员人数计算,以提名人只向各会只取三人的最低标准计算,应可提名最多362人参选,但现时取得直选提名资格的参选人数不到「上限」的一半,44个选区中,98%选区未有用尽提名名额。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建制中人向本台指出,北京现时的游戏规则已由过去的委任改为要求建制中人「主动争取」,故须由拟参选者争取提名机会,而在过程中便可能需要作出承诺,「方便更好地团结」;但他也明白,提名俨如为参选人背书,日后须为该人的行止负一定责任,承担一定风险,谨慎一些,不轻易提名,是可以理解的。
民主党批新制不公 特首称要择优
拟派6人争取提名但失败的民主党,其主席罗健熙不愿评估成员被拒提名的原因,但就质疑提名权和参选权掌握在极小撮人手中,令选举不公。
不过,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早回应时表示,新制目的是「从中选优」,高标准是为选最优秀丶最合适的区议员而订,未能取得足够提名者,应继续「优化」自身,在下次选举中得到提名人和选民的信服和认同。他强调,新制公平公开,参选人亦背景多元,包括既有长期扎根社区者丶服务社区的年轻人丶少数族裔人士,亦有医生丶律师丶工程师及社工等不同专业,相倘新的区议会可令地区工作更立体,更符合不同市民的切身利益。
然而,由身处海外港人组成的香港人权资讯中心发表声明,指所有有意参选的民主派及非建制派人士址被排拒选举门外,可见当局是重重设限以阻挠特别是民主派人士参选,令选举在政权操控下进行,显示香港政制的倒退,令人忧虑。中心发言人直指,参选人须取得由政府委任的「三会」委员提名,完全违反基本的民主原则,亦难以令人他们会公正持平地考虑民主派争取提名的请求,结果只会造成一个不符民主价值及对民主派不公的选举,亦对难以获得「三会」委员资料的新参选者不公,明显违反《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 25 条的公平选举权利,令人遗憾。
蔡子强:中方不在意投票率低
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向本台指出,提名结果令人有理由相信,时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两年前声称「爱国者治港是要搞五光十色,是具有多样性的」,只是权宜之计。蔡续称,北京当初推出新选举制度时,对新制会否为港人接受是「心里没底」,于是呼吁民主党参选,但现时则180度转变,可能是因为意识到国际社会和市民的反应比想像中冷淡,毋须紧张民意反弹。
他估计,在此情况下,今届区议会选举的投票率,可能只馀两成左右,但相信北京政府已对低投票率毫不在意。至于香港市民,则会采取淡漠态度和以脚投票作回应,移民离开香港,估计最终移民人数可能达到四丶五十万。
刘锐绍:区选沦中国县级选举 港人会习惯失去
对于有评论形容新的区议会选举俨如中国的差额选举,熟悉中国事务的时事评论员刘锐绍表示难以直接比拟,但他向本台指出,香港政治制度正加快向中国的政治及政治文化靠拢,而中国的政治文化是「官方牢牢控制丶民众真正选举权不多」,而香港的区议会选举,约等于中国的县区级选举,而立法会则是省级选举,其真正选举空间亦相若。不过,无论所馀空间大或小,现在均已加快地收窄。
至于提名结果显示边缘或外围建制也难以取得提名是否意味日后须成为核心建制才有望进入「爱国者治港」架构,刘锐绍表示,边缘或外围建制是因应当时情况而容许存在,让仍有幻想者参与,当时已预计现在情况,因为现时已不需要这些幻想者参与。他续称,在强势之下,香港的政治文化已令港人习惯逐渐失去,未来一段时间会让港人习惯中国内地文化,习惯沉默接受政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