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乘聯會數字,截至上月24日,今年內地累計乘用車市場零售銷售近1447萬輛,按年增長3%。期內,新能源車累計零售逾495萬輛,按年增長36%。9月中旬乘用車總體市場折扣率略為降至18.2%。

乘聯會表示,上月沿海城市颱風及暴雨影響銷售,各地陸續推出補貼,價格敏感度高的消費者轉為觀望,但相信十一國慶及中秋長假期的需求,有助市場踏入「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

網上汽車平台汽車之家副總裁周游接受本台專訪時說,消費者情緒觀望,市場出現價格戰,行業競爭嚴重擠壓車企利潤。他預計,傳統車企面對的挑戰較新能源車大,因為新能源車產銷量的市佔率持續上升,單計上半年銷量已佔近3成。數據亦反映車主正從燃油車替換至新能源車,隨著新產品推出,傳統汽車面臨更大壓力。

周游強調,目前消費者更重視「性價比」,例如內地家庭購買第二輛車時,會更考慮智能化和集體出行需求,30萬元人民幣以下的新能源車較受歡迎,亦有車主轉買較便宜的二手車,相信會成為公司重點業務之一。他又認為,歐洲及南美市場仍未充分開發,可加強政策支持,讓汽車工業走出去。

投資銀行瑞銀預計,中國車廠7年後在全球市佔率將達三分一,傳統車企市佔率將由約8成降至不足6成。內地車企將利用中國低成本供應鏈積極全球擴張,歐洲市場規模較具吸引力,電動車價格戰或蔓延至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