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討論大學學生活動管理及品德教育,議員陸瀚民關注早在2002年或之前,大學迎新營已出現越界或品味低俗的行為,到現時出現涉嫌性侵、非禮及吸毒等行為,是否政策措施有漏動,他質疑能否單靠學生組織自律,在防止方面,能否在舉辦大型活動時,例如要在有閉路電視的場所進行,或由校方委任職員現場監察等。

另一名議員葉劉淑儀表示,大學迎新活動出現色情遊戲,甚至非禮女生事件,不是第一次,只是今次才受到重視。她認為不單是大學的責任,中學亦有責任,當局撥出不少款項推行公民教育及德育,關注有關資源如何運用,有誰要負責。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現時11間大學都會成立委員會,在活動前後及進行期間作跟進及支援,或委派職員、大使進行監察。一些學生活動是跨院校進行,校方亦會討論聯校合作機制。

她又說,對於中小學價值觀教育,當局非常重視,近年亦有更新,不單性教育,亦包括在網絡時代各方面的資訊素養,以及網絡上的道德使用等,但價值觀教育需要潛移默化,亦要長時間推行。

另一名議員朱國強表示,迎新營的爭議屢禁不止,「埋堆」文化嚴重,新生為免被排擠,對組長唯命是從,被迫接受扭曲的團隊文化,這是校園欺凌及情感勒索,他要求澄清如新生或宿生不參與迎新活動,是否不影響入住宿舍及課程學習的權利。

蔡若蓮表示,就議員提及的歪風,各院校都會正視,希望撥亂反正。如有欺凌事件,會非常嚴肅處理,如查證屬實,會有嚴重後果,例如開除學籍。至於如何加強新生保護自己的訊息,院校亦有加入相關元素,在參加機制方面,院校亦留意到如何確保新生參與或不參與的自由,不會受到其他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