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表示,銀行間訊息交換平台有助偵測及制止詐騙活動與傀儡戶口網絡,平台自6月首階段推出以來,運作大致暢順,通過該平台交換的訊息有一半涉及投資騙局,其餘與網購及網上情緣騙有關,有助識別更多未知的可疑帳戶,進行監察。

金管局下一步會擴展至更多銀行參與,並分享其他金融罪行,除涵蓋公司帳戶外,亦計劃包括個人戶口資料,但因為在個人資料共享方面,涉及複雜法律及私隱考慮,有可能要修改法例,會在未來一至兩個月諮詢公眾。

另外,目前28間零售銀行已按金管局要求,全部實施實時詐騙監察,金管局將要求銀行採用網絡分析工具等,以發現及監察更多可疑戶口及網絡。

金管局表示,已有銀行應用成熟的監察系統,有個案是銀行將一筆涉款400萬交易加以標示,因客戶以新手機設備登入網上銀行,而該設備已被標示與其他騙案有關。銀行聯絡客戶,得悉客戶曾將個人資料向自稱內地公安提供,最終叫停交易。

副總裁阮國恒提醒公眾,按下與金錢有關連結是非常危險,呼籲市民應保管好一次性密碼等資料。他說,難以預測推出相關打擊詐騙措施後的情況,認為提供警示後,相信客戶受騙機會可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