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倩文質疑業界未跟法例致意外 議員指修例未發揮效果
近期接連發生致命工業意外,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表示,目前已有不少法例法規,業界的技術也很完善,但問題關鍵是業界有否跟從,是否視安全是最重要事項,僱主作為管理者的監管角色,有否將安全訊息傳達至前線工友。
蕭倩文在一個電台表示,意外不斷重覆,她認為每個角色也有責任,而意外不少涉及工務工程,期望政府在著重工務工程的嚴格標準的同時,應推廣至私人工程,例如將房署的嚴格安全標準推至業界。
立法會議員盧偉國表示,本港整體建造業安全在過去幾十年有改進,但死亡數字未有進一步減少。他說,很多個案本應可以避免,呼籲工友在工作前要「停一停、諗一諗」。他又說,政府近年多用科技,大力推廣安全智慧工地,在建築安全設計方面,盡量避免由人進行危險工程,改用機械或在地盤以外預製。
立法會議員郭偉强表示,今年通過《職安健條例》修訂條例草案,提高嚴重罪行的最高罰則,理應即時令整個業界提高警覺及加強職安意識,但偏偏未發揮效果。他說,當局解釋要待判刑才能起阻嚇作用,擔心太遲。他說,本港建造業仍有改進空間,包括責任釐定及風險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