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內地經濟多項指標出現積極變化 但仍初步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由首3季數據運行情況來看,內地經濟頂住來自國外的風險挑戰和國內多重因素,交織疊加帶來的下行壓力,總體上持續恢復向好。他指,經濟恢復向好總體回升的態勢更趨明顯,多個領域、多項指標都出現積極變化,包括就業形勢好轉、物價總體平穩、外貿好過預期,為經濟穩定恢復提供重要支持。而初步預計,今年糧食產量可能再創歷史新高。
盛來運說,去年第2季受疫情衝擊比較嚴重,當季經濟按年只增長0.4%,但去年第3季經濟增速已經回升至3.9%。若扣除基數影響,今年第3季的兩年平均增速是4.4%,較第2季平均增速加快1.1個百分點。他認為,看經濟回升,除了要看按年增速變化以外,還要看按季。
不過,他強調,經濟領域出現積極變化,但有些還是初步,仍要觀察積極變化的可持續性。他又說,經濟運行中外部環境和內部需求不足的矛盾,還沒有根本緩解,經濟穩定回升的基礎仍要繼續鞏固。下一階段仍要狠抓政策落實,進一步夯實經濟回升基礎。
另外,盛來運表示,民營經濟在國家經濟體系下有重要地位,國家重視相關發展。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推出促進相關發展的政策措施,民營經濟的經營情況保持恢復向好趨勢。他指,首3季民營經濟投資按年跌0.6%,但較首8個月跌幅收窄0.1個百分點。撇除房地產投資,民營投資增長稍為擴大至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