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业绩不振影射香港金融业由盛转衰

过去几年里,选择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数量越来越少。

图片来源:Vernon Yuen/Zuma Press

香港黯淡无光的股票市场集中体现了这座城市正在艰难应对的两大挑战——愈发呈现出结构性特点的中国经济放缓以及北京方面收紧对这个半自治城市的控制。

尽管中国经济明年可能会有一些周期性改善,但这两个问题看起来都不太可能很快消失。上周五,香港股票市场的所有者和运营者——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Hong Kong Exchanges & Clearing, 简称﹕香港交易所)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疲软,这是显示香港所面临问题已经根深蒂固的最新迹象。

香港交易所股价多年来一直低迷不振。该股自2021年触顶后,股价已跌去一半,其中2023年至今下跌了15%。除香港业务外,香港交易所还拥有伦敦金属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 简称LME)。

香港交易所上周五公布的业绩表面看来可能尚佳:截至9月份的三个月营运利润同比增长27%。但这主要得益于,在香港和美国存款利率上升的背景下,该公司投资收益有所增加。该公司第三季度包括交易费和上市费在内的收入实际同比下降3%。

近年来,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香港一直受到交易量下降、新股发行减少和市场表现疲软的困扰。目前,香港股市的总市值约为4万亿美元,与2021年的峰值相比下降了约2.7万亿美元,降幅40%。今年迄今为止的日均成交额约为140亿美元,比两年前下降了39%。

过去几年里,选择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数量越来越少。根据Dealogic的数据,今年到目前为止,在港上市的IPO规模总计仅有35亿美元,低于2022年的130亿美元。若与几年前相比,今年的新上市交易额就显得更加微不足道: 2020年在港上市的新股募资总额达到近520亿美元。

自2021年以来,由于中国经济放缓,并且政府对一度高歌猛进的互联网技术行业进行整顿,全球对中国股票的投资热情骤然降温。不断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带来了额外冲击。中国中央政府于2020年在香港实施了严格的国家安全法,令香港作为一个特殊法律管辖区的声誉大打折扣。香港对于法治的尊崇要比中国大陆更有份量,而这长期以来正是香港充当中西方商业友好桥梁的重要招牌之一。

许多中国公司现在选择在上海和深圳而不是香港进行IPO。自2020年以来,在中国内地交易所上市的新股数量已超过香港。过去几年里,中国内地市场与全球投资者的隔绝被视为一个不利因素。但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升温、监管武器化的时代,一些企业以及中国政府自身可能会认为多一些隔绝是有利的。中国经济放缓也对国内市场造成了伤害,但没有那么严重。根据Dealogic的数据,今年中国内地交易所的新股上市交易额约为460亿美元。

香港交易所曾是投资者的宠儿,反映出香港在帮助全球投资者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中分得一杯羹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但中国的经济增长已不再辉煌,助力香港作为通往中国的诱人桥梁的许多独特优势正在消失。

香港交易所的股价大跌很可能也标志着香港的这种桥梁作用开始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