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刑警組織成立百年 打擊犯罪之外本身爭議頻傳
(中央社維也納29日綜合外電報導)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成立迄今一世紀,面臨著如何讓罪犯無所遁形、但其赫赫有名國際通報「紅色通緝令」(red notice)又不會被濫用於抓捕異議分子的棘手課題。
本週,全球超過千名的警方和執法單位領導人將在國際刑警組織成立地點維也納(Vienna)舉行大會。
國際刑警組織祕書長史托克(Juergen Stock)在總部所在的法國里昂(Lyon)告訴法新社,這個組織的成員國從1923年的20國一路擴大至今天的196國。他說,在全球知名的紅色通緝令協助下,國際刑警組織確保世上沒有罪犯的安全避風港。
然而,在通緝令遭濫用引發批評聲浪後,這個組織已不得不加強管控措施。
● 從戰犯到黑手黨 通通都能抓
國際刑警組織資料庫含1.25億筆警方檔案,每天收到約1600萬次的搜尋。
國際刑警組織最知名的行動,包括抓到素有「波士尼亞屠夫」之稱的前波士尼亞塞爾維亞裔軍事指揮官穆拉迪奇(Radovan Karadzic),以及封號「毒蛇」的法國連環殺手索布拉吉(Charles Sobhraj)等。最近更協助義大利掃蕩境內勢力龐大且惡名昭彰的黑手黨犯罪組織「勇者」('Ndrangheta)。
● 加強控管力道 避免淪政治工具
儘管屢屢建功,國際刑警組織的紅色通緝令三不五時被控遭成員國濫用,淪為追捕政治異己的工具。
史托克2014年上任後不久便決定著手解決這個問題,成立一支由約40名專家組成的團隊,在嫌犯通緝令發布之前先進行審查。
2022年期間,僅1465則通緝令於發布前遭駁回或取消;相較之下,有效的通緝令共約7萬則。
史托克說:「如果一起案件以政治成分居多,或含有軍事或宗教成分,國際刑警組織就會退出,我們嚴格謹守這項分際。」
此外,他引進了「全新的難民政策」,用以保護取得難民身分的人士。
● 資金不足 人力也跟著匱乏
然而,史托克承認,由於「恐怖主義沒有一個全球公認的定義」,錯誤確實會發生。
法國記者馬丁尼埃(Mathieu Martiniere)近期發表了一份他和德國同事史密特(Robert Schmidt)有關國際刑警組織的深度調查。他告訴法新社,國際刑警組織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在於「一個資金不足的機構欠缺人力資源」。
國際刑警組織另一個受到關切的焦點,就是備受批評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內政部高級安全官員阿萊希(Ahmed Naser al-Raisi)於2021年當選國際刑警組織主席一事。
阿萊希日前遭兩名英國籍人士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提出刑事指控,這兩名英國籍人士稱阿萊希對兩人在阿聯遭受的酷刑和任意拘留負有最終責任。這是阿萊希面臨的第5起類似指控,他先前在土耳其、法國、瑞典和挪威也遭到控訴。(譯者:蔡佳敏/核稿:嚴思祺)11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