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2T15:54:30.240Z

德国之声:人们认为,李克强的十年总理任期,始终处于习近平的"阴影"之下。那么,在经济领域,他仍得以实现某些目标、取得某些成就吗?

费多丽(Doris Fischer)教授:当然。他的确是在习的阴影下,我们也看到他推出的许多项目以及经济上的想法没能完全落实。但在这十年中,比如说,他强调扶持中小企业,强调增长不能靠国家投资刺激经济。在他上任之初,"李克强经济学"以及"克强指数",也显示出他对统计数据的批判性态度

他处在习近平的阴影下,有时甚至与习近平的言行有冲突。他们二人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对手。在习近平就任党总书记前,李克强就被视为其竞争对手之一。与此同时,李克强也被视为更多站在"改革派"一边,而不是站在意识形态绝对至上的一边。

当然,我不会把李克强看作要暗中消除党的领导,而是他与习近平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党要如何做,才能让经济繁荣稳定,从而不会让党的领导地位受到质疑。他的想法不是一直能贯彻实施。

一股抗衡的力量

令人关注的是,如今他去世后引发哀悼。我想,许多人未必是对他以及他都做了什么有很多了解,或者是特别支持他的经济政策,而是因为,过去几年,习的路线得到大力落实,人们现在意识到,李克强是一股"反作用力",一股抗衡的力量。

所以,您刚才问他实现了什么,--这样一股"反作用力"也是很重要的。或许现在人们更强烈地感受到,少了这一块。

李克强来自"共青团派",这也被视为与习近平所来自的政治"背景"互相牵制。去年人们看到,同样来自"共青团派"的前总书记胡锦涛也被推到一边,不再有影响力。人们意识到,这股反制的力量越来越弱。

而由于在历史上,对受爱戴的政治人物的哀悼曾引发运动,因此现在的管控也特别严格

相关图集:告别李克强:北京多地降半旗

降半旗致哀:已故前中国总理李克强遗体11月2日在北京火化,天安门广场、新华门(图,即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外交部等象征性地点降半旗致哀。
天安门广场国旗升又降: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周四凌晨,在天安门广场周边人车管制、且多数进入广场通道被封闭后,不少民众绕远路赶忙入场,观看升旗后随即降半旗的少见景象。在官方宣布火化日期后,预约周四早升旗典礼时段进入天安门广场的名额迅速额满。
习近平率常委吊唁: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与李克强遗孀程虹握手表示慰问。习近平与其他六名政治局常委在李克强遗体前默哀,向遗体三鞠躬。习近平的前任胡锦涛也送花圈表示哀悼,但没有亲自参加告别。
向灵车告别:载着李克强遗体的灵车驶往八宝山公墓的途中,许多北京市民聚集在路上观望拍照,目送车辆。据报道,公墓周边数公里范围内,道路被封闭禁行。
最后一程:据美联社报道,约有上千名民众聚集北京八宝山公墓附近,送李克强最后一程。在车队经过时,有人高喊“总理一路走好”。
家乡民众送花:一周前李克强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他的家乡安徽合肥的市民就开始自发来到他的旧居前,献花表达哀悼。直至11月2日,到合肥红星路凭吊的人络绎不绝,鲜花堆成了长长的一堵墙。
驻外行政机构:除了首都北京的重要国家单位,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所在地,香港特别行政区(图)、澳门特别行政区,各边境口岸,对外海空港口,中国驻外使领馆11月2日也下半旗志哀。

德国之声:从经济角度来看,他在任的十年最大的挑战和成果又是什么呢?

费多丽(Doris Fischer)教授:李克强2013年上任时,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后果。中国2009年实施了巨额的经济刺激计划,随之而来的债务问题逐渐显现。国家、银行、地方政府都大举投资,以缓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李克强上任后表示,增长不能靠国家投资来刺激。中国政府2013年推出的经济政策纲领,内容也有模棱两可之处。有改革的内容,也有一些地方如今看来可能出自习近平之手。

最初,人们不知道那届政府的经济政策会多么倾向于改革。在金融领域看上去是"改革派"为主。但2015年中国股市发生崩盘,中国经济再度陷入低谷。此时,对于国家出手刺激经济的呼声再度高涨。中外企业都希望中国政府采取调控措施。

新冠疫情后,这一情形再度出现。尽管地方债台高筑,但这成为一种经济政策逻辑:不是说要在某些领域采取根本性的改革,而是说国家要出手救助。这成为中国体制下的一个基本困境。中国政府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坚持不刺激经济,但现在似乎又动摇了。

不同的着手方式

这仅是一个层面。比如,李克强还曾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其实是一个就业计划,如何让青年、大学毕业生找到好工作。真正的"创新"领域,是按着习近平的模式进行的。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方面取得了成功,——它着眼于小企业的创业,而不是大型企业,思路完全不同,但另一方面,它也从未能成为一个大型的旗舰项目。但能看出,李克强有不同的着手方式。

从国际角度来看,对于中国政府提出的改革、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说法,外界有了一种"信任危机"。过去十年,日益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至少从辞令上来说,日益中央集权,而不是"国退民进"。所以,一种路线是国家要加强控制,一种是李克强的路线,认为需要更多民营经济和改革。李克强的路线未能得到贯彻实施,或者说在地方层面未能贯彻实施。

不过我想,人们现在的哀悼并非因为他的某些具体经济路线。李克强被视为很人性化,外出视察时亲自了解民情,但有这样经历的人毕竟是少数。许多现在哀悼他的人大概是认识到,尽管他可能一直因未能掌握足够的权力而沮丧,但他仍是一股抗衡的力量。

不想过于拔高

德国之声:有民众和媒体以"改革者"之称缅怀李克强。您认为,与习近平相比,他可以称为"改革者"吗?

费多丽(Doris Fischer)教授:一方面,他提出了不少倡议,另一方面,他对于与国外的合作也持更开放的态度。但我不想过于拔高:过去的十年,我们并未感受到是特别强有力的改革开放、走向自由经济的十年。当然,我们也不知道具体的内部讨论是怎样的。与习近平及其紧密圈子相比,李克强的意识形态化要弱得多。他曾接受过经济学的专业训练,--尽管这并非制定良好经济政策的必要条件,但仍让他有别于其他人。他也致力于经济工作,因此也可以说他是一位"改革者"。在国际上他也被视为更值得信赖、更开放的伙伴,在个性上更容易接近;他也与其他国家政要交往自如,比习近平更容易"解读"。

(以上采访内容有删节)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