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1月9日“水晶之夜”——纳粹反犹迫害
1938年11月9日夜发生了什么?:由纳粹冲锋队领导的反犹团伙在德国各地肆虐。像这座位于德国东部城市开姆尼茨的犹太教堂和其它犹太人拥有的财产被摧毁,犹太人受到公开侮辱并被捕。根据官方记录,至少有91名犹太人被杀害,尽管实际死亡人数可能要高得多。
名字背后的意义? :这场针对德国犹太人的街头暴力最初被称为“帝国水晶之夜”(Reichskristallnacht):犹太教堂、房屋和商店窗户玻璃和水晶灯被砸,碎片满地。80年代末,德国开始对这一称法进行反思。如今,它称之为“大迫害之夜”(Pogromnacht)或“11月大迫害”。
纳粹的借口 :纳粹称,这场反犹迫害的理由是,一名17岁的波兰犹太人格林斯潘(Herschel Grynszpan)杀害了德国外交官拉斯(Ernst vom Rath)。格林斯潘在那之前数天得知了家人被暴力驱逐的消息。拉斯于11月7日在德国驻巴黎大使馆遭到近距离射击,几天后死亡。没有人知道格林斯潘是在第三帝国幸存下来还是在集中营去世。
希特勒授意 :拉斯死后,希特勒口头准许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Joseph Goebbels)对犹太人采取暴力行动。在戈培尔发起的这场迫害中,纳粹党卫军被指示允许采取“不会对德国人的生命财产构成危险的措施”,——犹太人被排除出了德国人的范围。
参与暴力 :纳粹否认参与了11月9日的迫害行动,然而,其文件中提及的“行动”和“措施”清楚表明,纳粹政党和国家机器卷入其中。大多数非犹太德国人对这一迫害之夜保持距离。然而,也有公民对这场暴乱表示欢迎,甚至参与了暴力行动和抢掠。
纳粹希望获得什么? :纳粹出于种族主义,想恐吓犹太人自发离开德国。为此,如该图所示,犹太人经常被迫游街遭羞辱。对犹太人的迫害同时也受到经济利益驱使,逃离第三帝国的犹太人被迫缴纳勒索性质的“移民税”,他们的财产经常被没收。
担心国际回响 :最迟到11月9日迫害之夜之后,国际舆论清楚了解到纳粹的反犹立场。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担心国际媒体对这一恶劣行为的报道。因此,纳粹首先采取了一些不那么具有公开暴力性的措施,例如要求犹太人在衣服上缝黄色的大卫之星。
随之而来的是什么? :发生大迫害之后,纳粹领导层采取进一步的反犹措施,甚至对犹太人征收罚金,称要弥补1938年11月9日夜的损失。当时在第三帝国第二有权的人物赫尔曼·戈林(Hermann Göring)说出臭名昭著的一句话:“我不会想成为德国的犹太人。”
“大屠杀的前奏” :1938年,距离犹太人大屠杀还有两年。但是,从这次迫害到大规模杀害欧洲犹太人,存在着连续性,纳粹领导人逐步采取更残酷的反犹措施。用一位当代历史学家的话来说,这次迫害是“种族灭绝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