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3T05:34:03.277Z
對於這次會晤結果,外界並不抱特別高的期待,但兩國元首對話內容或將影響接下來一段時間的美中關係走向。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經濟正陷入增長乏力的泥潭,美國則受到中東、烏克蘭局勢的牽制而頭痛不已。在這一背景下,兩國元首都有意願管理好這一「全球最為重要的雙邊關係」,防止中美關係因台海、南海、科技戰等議題出現進一步失穩的跡象。

拜登不想脫鉤

拜習會登場前,白宮已經明確表示,美中關係早已不再是「一場會議結束後簽署一大堆聲明和協議」的時代。與之相反,拜登在三藩市與習近平會晤的重要目標,是管控好兩國之間日益激烈的經濟競爭,並保持雙方溝通管道的暢通,從而防止任何誤解導致美中之間的直接衝突

拜登很可能在會談中竭力為美國不斷加碼限制半導體對華出口的管制措施而辯護,並且同時向習近平保證不會趁中國苦於經濟降溫之際而發動新一輪的美中經濟戰。

就在上個星期,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在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會晤時對外界表示,美國無意和中國脫鉤,「兩國經濟的完全分割將是對我們雙方以及全世界的經濟災難」。耶倫還說,美方尋求「健康的對華經貿關係」,從而能讓兩國長期受益。

習近平不想被打壓

中國方面則想要美方在元首會晤時保證不發動新冷戰、「不打壓」中國的經濟增長。就在一星期前,中國駐美大使謝峰在香港表示,一個好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東道主「需要避免製造任何新的麻煩或障礙」。

近年來,美國不斷加強對華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中國企業越來越難以購買美國生產的先進半導體。中方認為華盛頓是在蓄意打壓中國的經濟增長,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朱鋒對美聯社表示,川普和拜登兩屆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制裁中國企業、限制高科技產品出口等懲罰性措施,已經成為中國的「最重要問題」。朱鋒認為,北京不希望出現冷戰或地緣政治對立,因為這會損害中國的發展,中國「將不能接受美國的瘋狂打壓行徑」。

相关图集:中国芯片产业发展至今,赢了吗?

"中国芯":“中国芯”的提法在2000年代初就已开始传播。背景是中国在芯片方面长期依赖进口,缺乏自主研发能力的状况,令领导层对半导体领域的科技依赖性感到担忧,计划提升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和装备材料产业链能级。在新的产业政策推动下,出现了一批集成电路研发创新机构。
浮夸造假:2006年的“汉芯”造假丑闻,给这场轰轰烈烈的科技创新运动蒙上了一层阴影。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进被查出在负责研制“汉芯”系列芯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造假和欺骗行为。这一事件所凸显的急功近利的浮夸现象,始终伴随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
“大基金”投入巨资:2014年,中国国务院公布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成立扶持芯片产业的“大基金”。 第一期募资1387亿元,2019年二期募资2041.5亿元,2023年推出的第三期规模扩大至3000亿元。受资助的公司包括中芯国际和长江存储等龙头企业。但一些分析人士指该基金主要在幕后运作,投资标准不够透明;此外技术创新的进展可能被夸大,许多投资未能取得成果。
为了不被“卡脖子”:2020年以来,美国逐步扩大对中国的芯片制裁,并联手日本、荷兰等国,更大范围封锁半导体制造设备输入中国,例如荷兰ASML公司生产的极紫外线(EUV)光刻机。中国欲实现半导体自给自足的意愿更加迫切。在响应习近平号召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的“造芯”运动中,一再出现资金使用不当和烂尾项目。2022年的芯片产业反腐风暴中,多名芯片大企业高管被调查。
华为、中芯实现突破?:2023年8月,被美国“断供”芯片的华为推出新款手机Mate 60 Pro (图)。专业机构拆解分析判断该手机使用的是华为海思设计、中芯国际(SMIC)制造的“麒麟9000s”7纳米芯片。虽然在去年就有报道称中芯“制造”出了7纳米芯片,但业界人士分析,这次仍是通过14纳米制程重复曝光生产出7纳米芯片,而这种工艺决定了其产量和良品率不高,但成本高,尚达不到批量生产的要求。
改变游戏规则的新技术?:2023年9月底,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国科学家计划构建一个由粒子加速器驱动的巨型芯片工厂。这项新技术如果成功,将有可能使中国在半导体芯片行业中超越美国的制裁,走上芯片自产的道路。报道称,这一雄心勃勃的项目突显了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决心,并预示着半导体行业可能出现的巨大转变。但中国整体经济面临的巨大下行压力,也将给芯片科研进行融资的过程带来了不小的阻碍。
道阻且长: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先进的芯片产业链需要巨大投入,但又非仅靠资金就能实现。财经专栏作家刘远举曾在FT中文网撰文指出,“芯片行业仅仅跟随性发展,就涉及巨大的投资。若要站在世界领先水平,更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这些研发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且充满风险。这需要给企业家以长远而稳定的预期;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透明、公开的科研体系,远非一蹴而就之事。”

北京近年來一直在要求美方撤銷懲罰性關稅、出口管制等措施。不過,鑒於拜登在出口管制等議題上的讓步空間並不大,習近平在此次會晤中很有可能將首先尋求美方保證不會進一步加碼制裁中國。

按照目前透露的計畫,習近平將在與拜登會晤後出席一場由美國商界精英舉辦的晚宴招待會並發表演講,提振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的信心。增長乏力的中國經濟如今亟需外資注入。就在上星期,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的最新數字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的外國直接投資出現了赤字,這是1998年有記錄以來的首次

美國亞洲協會研究所副所長、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卡特勒(Wendy Cutler)對美聯社表示:「由於中國經濟面臨嚴重阻力,許多美國公司正收拾行李離開中國,習近平需要讓投資者相信,中國仍然是一個開展業務仍有利可圖的地方。而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尋求軍事對話

白宮近期還屢屢表達希望與中國恢復自去年8月起基本停滯的美中軍事交流。去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強烈反對訪問台灣,北京旋即宣佈中斷兩軍交流。上個週末,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將在拜習會向習近平表達尋求恢復美中軍事關係,這將是「首要議程」。

他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節目採訪時表示,「總統決心看到軍方與軍方關係的重建,因為他相信這符合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我們需要這些溝通管道,才不會出現錯誤、誤判或誤傳。」沙利文稱,恢復軍事聯繫可以包含從領導高層到戰術作戰的各個層面,也可以是「印太地區的水上和空中」。

美國媒體Axios日前引述數名消息人士說法報導,儘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6月訪華時未能達成恢復軍事對話的目標,但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上月訪美時已有所斬獲,美中可望在三藩市拜習會正式宣佈恢復兩國軍事交流。

穩定台海局勢

一年前,習近平在巴厘島G20峰會期間與拜登會晤時,曾表示「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中美政治基礎的基石、中美關係首要的不可逾越之紅線」。此次三藩市會晤,習近平也極有可能要求拜登用強硬措辭保證不會支持「台獨」。

台灣即將在明年1月舉行總統大選,外界擔心台海形勢接著可能進一步吃緊。儘管華盛頓方面至今一再強調不改變台海現狀,但是北京方面認為美台之間加強聯繫的做法就是鼓勵台灣事實獨立的永久化。

根據台灣中央社報導,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初步掌握拜習會「應該是會」觸及台灣議題,但他相信,不用懷疑美方對台灣的支持。分析人士則認為,習近平與拜登會晤時,更靠前的地緣政治議題,仍應是中東衝突、烏克蘭局勢、南海爭端;雙方必然會觸及台海議題,但是由於分歧巨大,因此不太可能排在優先位置,而是會避重就輕。

台灣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郭育仁對中央社說:「我認為這場會談對於緩和台海局勢不會有實質效果」。但即便如此,雙方一定會在會中針對台灣議題重申各自的立場、底線,因為這是「基本款」。

蔡英文(中)執政八年間,兩岸關係相對緊張。台灣即將迎來總統大選,副總統賴清德(右)是執政的民進黨推出的候選人。

圍繞選舉的擔憂

台灣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向中央社分析,中國也應該會希望在台灣總統選舉之前不要對「支持台灣獨立者」發出錯誤的訊息,在選後,無論是誰當選,中國一定都會重申其既定的政策,因此如何在「一中政策」、「和平解決台海問題」與「台灣選舉」三者間取得共識與底線,應該是這次拜習會中交涉的重點。

台灣政治大學政東亞所特聘教授兼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則認為,由於台灣將要進行總統大選,中國勢必會希望美國保持中立不要支持特定的人選;無論是誰當選,對於2024年之後的美中台關係都一定會有重大的影響。

2024年秋天,美國也將舉行總統大選。白宮方面已經透露,拜登將在與習近平會晤時明確表示不會容忍中國的任何干涉行為。此前已經有專家警告,北京可能會在美國華裔集中的地區運用虛假資訊施加影響力,從而間接干預美國大選。

此外,烏克蘭以及中東局勢極有可能是拜登與習近平的重要議題。拜登預計會希望習近平利用其對伊朗的巨大影響力來促使後者不採取任何導致加沙衝突升級的行動,並且會再次要求北京不要支持俄羅斯。

華盛頓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美中關係問題學者葛來儀(Bonnie Glaser)對DW分析指出:「在拜登即將進入大選之年的時候,讓與中國的關係擁有更大的穩定性符合美國的利益。習近平也需要更大的可預判性,因為他要面對國內的經濟問題和軍隊中持續存在的腐敗。」

(美聯社、中央社、路透社等)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