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3T15:17:39.225Z

(德国之声中文网)《每日镜报》发表评论称,在愈演愈烈的中东冲突中,中国努力扮演中立调停人的角色,但面对不同的对话对象,北京的立场和主张却会随时发生变化。这篇题为《北京的双簧游戏》的评论写道:

“十月七日以来,中国涉及以色列的措辞变得越来越具有进攻性。读者最多的中国报纸《环球时报》发表了反犹主义文章,宣扬'犹太人'在美国和欧洲具有多么大的影响力。中国社交媒体里,一些网民将以色列同纳粹德国相提并论。迄今为止,北京并没有对此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日益猖獗的反犹及美化纳粹的留言,德国驻华使馆官方微博做出强烈回应。

习近平在中东问题上的立场同他定义中国全球角色的计划密切相关。他认为美国是现有世界秩序的代表,而他个人认为这种世界秩序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害的。有鉴于此,他决定按照自己的设想打造一个新的世界秩序。为此目的,他选择俄罗斯总统普京作为合作伙伴。而以色列既然是美国的重要盟友,中国当然会选择冲突的另一边,也就是巴勒斯坦。

其实中国的决策者们早已认定,中东的巴勒斯坦问题只是一个边缘现象,根本无需认真对待。有迹象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哈马斯并不欣赏,而且认为约旦河西岸阿巴斯领导下的自治机构也能力有限。"

评论指出,面对经济低迷以及民间日益高涨的不满情绪,即将举行的中美峰会上,习近平想必会努力释放缓和信号,在以色列问题上也会做出相对温和的表述:

”北京深知,他们并没有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政治资本。中以双方在科研和生产领域的投资要远远超过中国在巴勒斯坦的支出。目前中国境内生活着近五千名犹太人,其中大多数为以色列公民,这也同样可以说明中以双方的良好合作关系。除此之外,过去几年当中,中国从以色列获得了一部分西方军事技术和其他尖端技术,并曾因此引起美国的强烈不满。中国当然不想放弃这个选项。

上述种种迹象都显示,在中东问题上,中国只会采取机会主义立场。中国既想继续利用同以色列保持合作关系的种种好处,又想让阿拉伯世界感到满意。有鉴于此,从中国发出的信号往往是前后矛盾的,中国希望,他的对话伙伴只会听到中国想让他们听到的内容。"

年轻一代的政治取向越来越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这一点在中东危机爆发以来,表现得尤为明显:TikTok上传播甚广的短视频,成了很多年轻人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法兰克福汇报》就此发表评论写道:

"TikTok属于中国人,如果有人认为这一点无关紧要,那就未免太幼稚了。TikTok是中国人手中的武器,它可以对全世界的舆论施加影响。中国只需要几个技术人员,就可以让支持巴勒斯坦的视频获得更多更广的传播,同时对支持以色列的视频加以限制。有鉴于此,有些人认为,西方正在输掉一场信息战。

TikTok等短视频平台对年轻人的影响越来越大。

他们呼吁取缔TikTok,但那又怎么样呢?毕竟还有 Instagram、Facebook 和 YouTube。短视频的胜利显然已经无法阻挡,但却可以主动应对。政府无需为此投入巨额资金,更不需要发动反间谍或反黑客计划。传统式的启蒙教育足矣,教师和学生们可以一起观看本周人气最旺的视频,毕竟这不需耗费很多时间。他们可以一起讨论,视频中宣称的内容是否属实,是否任何人都是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阅读报纸上的中东问题专家是否会是更好的选择。师生们可以一道讨论如何将观点和事实加以区分,以及如何区分观点和宣传。信息战有可能会在TikTok和Instagram上失利,但课堂上完全可以扳回一局。"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