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6T12:12:42.992Z
问:选美国,还是选中国?答:见机行事。
(德国之声中文网)走出疫情阴霾之后,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对峙和冲突的世界,以及不断涌现出来的要选哪边站的拷问:选择美国还是中国,支持俄罗斯还是乌克兰?
虽然西方领导人通常习惯性地透过意识形态和制度竞争的视角来看待如今的世界,但是一项由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CFR)委托民调机构在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欧美政府高层对西方以外国家的想法显然有所误解——各国民众并不打算在“支持西方”和“反对西方”之间做出固定的选择,而是更倾向于让本国政府“见机行事”,根据所涉议题来务实地选择合作伙伴。
安全保障找美国,贸易合作找中国?
该智库最新发布的这份研究报告基于对11个欧洲国家(丹麦、爱沙尼亚、法国、德国、 意大利、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西班牙、瑞士和英国)和10个非欧洲国家(巴西、中国、印度、印尼、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土耳其和美国)的成年人进行的问卷调查。受访者一共为25266人。
西方国家对移民的吸引力仍然遥遥领先
调查发现,欧美国家在“软实力”方面仍然优于中国和俄罗斯,也就是说非西方国家的大多数民众仍然将欧洲国家和美国视为具有吸引力的居住地。对于“如果要移民国外,你会选择哪个国家居住?”这个问题,巴西、南非、韩国、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受访者当中选择美国和欧盟国家的都占了大多数,其中土耳其有51%的受访者选择欧盟国家,巴西有40%的人愿意移民美国。
从数据看发展:美国公众眼里中国形象的变迁
而相比之下,回答愿意移民中国或者俄罗斯的比例都较低,只有南非受访者选择中国的比例略高(13%)。值得注意的是,韩国 只有1%的人愿意到中国居住,没有人想去俄罗斯,而希望移民欧美国家的比例加起来却高达76%。在俄罗斯和印尼受访者当中,虽然希望移民欧美的比例都不高,但是选择中国的比例也很低(分别7%和3%),更多的人是回答“这些国家都不想去”或“我不知道”。
软实力不一定能带来政治结盟
调查发现,对于非西方国家民众来说,欧洲和美国对他们的吸引力并不能直接转化为与其结成政治同盟的意愿。对于大多数受访者来说——包括来自欧盟国家的民众——他们已经走进了一个“看菜单点菜”(à la carte)的时代,也就是说在不同议题上,每个国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合作伙伴,而不是非得要选择某一种固定“套餐”,只能在对立的两个阵营中选择一边站队。
客座评论:世界正在形成两大集团的对抗
总体上看,西方以外世界的民众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加入任何固定的政治同盟,不管是中国还是欧美。而这一点在涉及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乌克兰战争,大多数非西方民众认为,俄乌之间的冲突必须尽快停止,哪怕这意味着乌克兰要放弃对一些领土的控制权。
中美之间因为台湾早晚要有一战?
对于“在未来5年内,美国和中国之间因为台湾问题而陷入直接军事对抗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个问题,52%的中国受访者回答“很有可能”,而在美国和欧洲国家中做出同样选择的也分别有39%和35%。
VIDEO 但涉及到是否要派军队介入台海冲突 时,西方民众的态度就保守得多了。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台湾发生战争,只有8%的欧洲受访者支持自己国家的军队参与,远远低于美国32%的支持比例。不过即使在美国,反对介入台海战争的比例也高达51%。
安全保障找美国,贸易合作找中国?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美国是比中国更为优选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在安全议题上。唯一的例外是在贸易领域,在8个非欧洲国家中除了印度之外都有超过3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和中国走得更近。而且在土耳其、南非、沙特阿拉伯、印尼和俄罗斯,选择中国的比例甚至高于美国。
德国“明镜在线”(Spiegel.de)总结指出: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国家并不需要选边站,根据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国家利益,可以寻找不同的合作伙伴——比如安全合作找美国,经贸合作找中国。
(ECFR、明镜在线)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相关图集:谁发明了 “去风险”? 冯德莱恩智库演讲 :2023年3月30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两个欧洲智库主办的活动中用英语发表演讲。她指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经济关系正变得越来越不平衡,中国“明确地将军事和商业领域融合在一起”的做法给欧洲安全带来了风险,因此需要去风险,并且更好地运用现有工具,以维护欧洲经济利益。“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非黑即白,而我们的答案也不可能如此。因此我们必须聚焦于去风险(De-Risking),而不是脱钩。”
对华关系新的关键词 :冯德莱恩的讲话获得了巨大关注。“去风险”这个说法也随即开始在德国和美国被媒体和政界人士引用。《纽约时报》认为,这一表述是对欧盟对华关系新的概括,德国和法国外交官此后在国际组织中推广“去风险”的概念,并使之体现在当年5月广岛G7峰会声明的内容中。德国《明镜》周刊则指出,冯德莱恩希望在用词上保留空间,与美国一段时间以来使用的“脱钩”有所区别。
依赖是个“好选择”? :德国外长贝尔博克4月中访华期间也表示,德国并非要与中国“脱钩”,而是要“降低风险”,就是说欧洲应降低对中国“不健康”的依赖。同时出席记者会的中国外长秦刚则回应说,“中德是伙伴,不是对手”,双方在供应链上相互依赖“是市场规则下最优的选择”;只要两国都保持开放,“就没有必要担心所谓的依赖”。
肖尔茨是始作俑者? :有德国媒体注意到,最早公开使用“去风险”一词的并不是冯德莱恩,而是德国总理肖尔茨。2022年11月德国《明星》杂志(Stern)在肖尔茨访华前的一篇报道中引述他谈到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性时说到:“去风险和多样化是当务之急。”但当时这一说法并未引起特别的舆论关注。
金融术语 :“去风险”(De-Risking)一词并非新近的发明,而是一个金融行业的术语,指的是银行或投资者收缩或终止交易关系,以降低支付违约的风险。而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2023年1月,亦曾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欧盟虽需要“与中国合作和贸易”,但仍须修正与中国的商业交易方向,寻求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降低风险,而非脱鈎”。
沙利文:免受胁迫 :华盛顿的官员也开始使用“去风险”的表述。今年4月底,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发表讲话时表示,“去风险意味著拥有弹性的有效供应链,并确保我们不会受到任何国家的胁迫。”“我们只是要确保美国和盟国的技术,不会被用来对付我们自己,”而并不是要切断贸易,他强调,“正如冯德莱恩主席不久前所说的。”
跨大西洋共识 :德国《商报》指出,在这个问题上,冯德莱恩、德国总理肖尔茨以及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显然已经形成了共识。“同'脱钩'不同的是,'去风险'的目的并不是要在经济上孤立中国,而是要增强欧洲自身的经济抗压能力。”
G7峰会余音 :5月的广岛G7峰会结束后,英国首相苏纳克(左二)对媒体表示,英国和G7集团其它国家在共同寻找方法,减少中国带来的挑战。“这一切都是关于去风险,而不是脱钩。”他补充说:“我们(七国集团)正在采取措施防止中国利用经济胁迫来干涉其他国家的主权事务。”
北京:不要“鹦鹉学舌” :对G7会议公报本已大为不满的北京做出激烈反应,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发言人指责首相苏纳克的言论是“鹦鹉学舌”。中国外交部(图)之前就G7公报表示:“对于所谓‘经济胁迫’,美国大搞单边制裁、‘脱钩断链’,才是把经贸关系政治化、武器化的真正‘胁迫者’。我们奉劝七国集团不要做经济胁迫的同谋和帮凶。”
李强斥“伪命题” :中国总理李强6月27日在天津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说:“现在在西方,有些人在炒作所谓的‘降依赖、去风险’,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看,这两句话就是一个伪命题。”他认为,风险管控应该由“企业去做相应的判断和选择”,政府和相关组织“不应该去越俎代庖,更不应该将去风险扩大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
走入欧盟对华战略 :共同的对华政策也是6月30日结束的欧盟峰会上的一个重要议题。峰会联合声明称,将支持继续保持同中国的经贸关系,同时减少欧洲对中国的的经济依赖。"去风险"在本次声明中正式登场,成为一个概念,今后欧盟将以它作为指导方针推出对华战略。但有批评指,欧盟目前表述的“去风险”仍缺乏具体的计划和责任规范。
德国首份对华战略 :2023年7月13日,德国联邦内阁通过首份对华关系战略,“不脱钩、去风险”是重要内容之一。文件称,德国将继续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应“降低关键领域的依赖性”。德国政府将提高社会对涉华风险的敏感度,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提醒企业做好风险管控。文件还强调,单方面改变台湾海峡现状是不可接受的,台海军事冲突升级将影响到德国和欧盟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