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8T12:32:22.076Z
(资料图片)习近平与李强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官方媒体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下令加强对国际公司的权益和知识产权保护。北京正努力吸引外商投资。

美国和欧洲在华企业曾表示,由于地缘政治、反间谍法、对跨国企业的突击搜查以及优先本土企业,中国的营商环境前所未有的困难。

但北京发出信号,正寻求吸引外资归来。

习近平本月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的书面演讲中,邀请企业来华投资,承诺将采取"暖心"措施,"为外国工商界朋友来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保障"。

习近平: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周一(11月27日),习近平在中国最高决策机制--中共中央政治局一次会议上表示,要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

习近平说,中国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一段时间以来,外国企业抱怨在中国面临模糊和任意的执法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是其中一个主要议题。美国官员今年访华也提及这一议题。

今年9月,美欧企业游说组织发出警告:增长放缓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对投资前景造成冲击,在华外资企业信心降至多年来最低。不过,美中之间互动的增加以及本月的拜习会则发出改善的信号

习近平在周一的讲话中同时表示,要"加强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法治安全链" ,引导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运用法治和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图集:图说旧金山拜习会

抵达旧金山:11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旧金山展开他六年来的首次访美之行。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以及加州州长纽森夫妇前往机场迎接。旧金山拜习会举行前,美国政府一名高阶官员曾表示:“激烈的竞争需要激烈的外交来管理紧张局势,防止竞争演变为冲突或对抗。”在这场高层外交成形前,为了重建美中外交通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气候特使克里都曾前往北京访问。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过三场会晤。
相隔一年之后的“拜习会”:当地时间11月15日上午11点,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旧金山以南的费罗丽庄园(Filoli Estate)举行会晤。双方与会代表包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中共政治局常委兼中办主任蔡奇、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兼外长王毅、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等。正式会晤持续两个多小时。工作午餐餐后拜登和习近平在费罗丽庄园散步交谈。
旧金山面貌一新:为了举办APEC峰会,旧金山展开了城市“大扫除”,街头垃圾和大量流浪汉统统都被“移走”。加州州长纽森甚至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不讳地承认,“清理这个地方,只是因为所有那些高级别的领导人都要来”。这一表述引发了大量批评之声。很多人批评纽森比起为住在旧金山每天纳税的美国人民改善生活环境,给中方领导人留下深刻印象更为重要。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大量网民则是忙着调侃“旧金山争创卫生文明城市”。
拜习对“美中竞争”解释不同:拜登在会晤前的开场白中强调,面对面的沟通无可替代,“美中之间的竞争不能走向冲突”。他说过去与习近平的会面“坦诚、直接和有益”。习近平则说:“大国竞争不是这个时代的底色,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他说:“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我们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
斐洛里庄园:美中元首加州峰会的举行地选在斐洛里庄园(Filoli Estate)。斐洛里庄园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以南约40公里。庄园由美国建筑大师威利斯·波克(Willis Polk)设计,建造于1915-1917年。原为金矿主和水务公司总裁威廉·伯恩二世(William Bowers Bourn II)夫妇。伯恩二世一直遵循人生格言:“Fight-Love-Live——to fight for a just cause; to love your fellow man; to live a good life(为正义而奋斗,爱你的同胞,并享受美好生活)。”他把三个英文单词的前两个字母连起来,就是斐洛里(Filoli)。
红旗和野兽:中国媒体公布的一段视频显示,元首会晤结束后,拜登总统将习近平主席送到上车处道别。拜登看到习近平乘坐的红旗牌轿车时说:“这车好漂亮。”习近平指着汽车的方向说:“我们红旗车,国产的。”这时有工作人员打开车门,拜登探身向里望了望,然后他说:“就好像我的卡迪拉克那样。每次我出访,车都跟着我。你知道它叫什么吗?野兽。”然后宾主双方都笑了。
拜登单独举行新闻发布会:会晤结束后美中两国没有发表共同声明。拜登总统单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他说:“我相信这是我们进行过的最具建设性和富有成效的讨论。”他还表示,双方在合作打击芬太尼、恢复军事接触和人工智能安全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被媒体问到是否改变保护台湾免受中国军事行动的承诺时,拜登重申,美国的一中政策不变。拜登还在回应一个记者的提问时再次将习近平称作“独裁者”,“因为他领导一个共产党国家,所基于的政府形式跟我们完全不同”。
美国商界晚宴:习近平结束了与拜登的会晤后,他出席“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NCUSCR)和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主办的商界晚宴活动。他在致辞时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中美关系这艘巨轮避开暗礁浅滩、穿越狂风巨浪,不偏航、不失速、不碰撞?首先要回答的是,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这是一个根本的、也是管总的问题。道理很简单,如果把对方视为最主要竞争对手、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和步步紧逼的威胁,必然导致错误的政策、采取错误的行动、产生错误的结果。中国愿意同美国做伙伴、做朋友。我们处理中美关系的根本遵循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美国商界大巨头云集:据报道,多名美国企业巨头出席这场晚宴。社交平台X上列出的宾客名单中包括包括苹果CEO库克、黑石创始人苏世民、波音公司CEO斯坦·迪尔、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贝莱德CEO拉里·芬克、辉瑞董事长艾伯乐、Visa公司总裁麦金纳尼等。 ​​《纽约时报》上周曾报道称,晚宴和招待会门票每张售价2000美元。“一位知情人士称,企业可以花4万美元购买一桌八个座位,外加习近平那桌的一个座位。”

李强:愿建立更紧密供应链伙伴关系

中国总理李强周二表示,中国反对保护主义,希望加强与所有国家的供应链伙伴关系。这一表态的背景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于供应链依赖中国表达忧虑。

过去一年,美国和欧盟呼吁在特定领域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对供应链"降风险",与此同时,也试图切断中国企业获取先进半导体的渠道。

据路透社报道,李强在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表示:"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建立更紧密的生产和工业供应链伙伴关系。"

近一段时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从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到对于中国未来是否会侵略台湾的忧虑,都导致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选择不再扩大在中国的供应链,而是对其它与美国关系更好的国家如印度、墨西哥和越南进行直接投资。这一战略被称为是"中国+1"。

此次中国国际供应链博览会是由官方的中国国际贸促会主办。这是北京吸引外商投资的最新举措。

相关图集:谁发明了 “去风险”?

冯德莱恩智库演讲:2023年3月30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两个欧洲智库主办的活动中用英语发表演讲。她指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经济关系正变得越来越不平衡,中国“明确地将军事和商业领域融合在一起”的做法给欧洲安全带来了风险,因此需要去风险,并且更好地运用现有工具,以维护欧洲经济利益。“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非黑即白,而我们的答案也不可能如此。因此我们必须聚焦于去风险(De-Risking),而不是脱钩。”
对华关系新的关键词:冯德莱恩的讲话获得了巨大关注。“去风险”这个说法也随即开始在德国和美国被媒体和政界人士引用。《纽约时报》认为,这一表述是对欧盟对华关系新的概括,德国和法国外交官此后在国际组织中推广“去风险”的概念,并使之体现在当年5月广岛G7峰会声明的内容中。德国《明镜》周刊则指出,冯德莱恩希望在用词上保留空间,与美国一段时间以来使用的“脱钩”有所区别。
依赖是个“好选择”?:德国外长贝尔博克4月中访华期间也表示,德国并非要与中国“脱钩”,而是要“降低风险”,就是说欧洲应降低对中国“不健康”的依赖。同时出席记者会的中国外长秦刚则回应说,“中德是伙伴,不是对手”,双方在供应链上相互依赖“是市场规则下最优的选择”;只要两国都保持开放,“就没有必要担心所谓的依赖”。
肖尔茨是始作俑者?:有德国媒体注意到,最早公开使用“去风险”一词的并不是冯德莱恩,而是德国总理肖尔茨。2022年11月德国《明星》杂志(Stern)在肖尔茨访华前的一篇报道中引述他谈到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性时说到:“去风险和多样化是当务之急。”但当时这一说法并未引起特别的舆论关注。
金融术语:“去风险”(De-Risking)一词并非新近的发明,而是一个金融行业的术语,指的是银行或投资者收缩或终止交易关系,以降低支付违约的风险。而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2023年1月,亦曾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欧盟虽需要“与中国合作和贸易”,但仍须修正与中国的商业交易方向,寻求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降低风险,而非脱鈎”。
沙利文:免受胁迫:华盛顿的官员也开始使用“去风险”的表述。今年4月底,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发表讲话时表示,“去风险意味著拥有弹性的有效供应链,并确保我们不会受到任何国家的胁迫。”“我们只是要确保美国和盟国的技术,不会被用来对付我们自己,”而并不是要切断贸易,他强调,“正如冯德莱恩主席不久前所说的。”
跨大西洋共识:德国《商报》指出,在这个问题上,冯德莱恩、德国总理肖尔茨以及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显然已经形成了共识。“同'脱钩'不同的是,'去风险'的目的并不是要在经济上孤立中国,而是要增强欧洲自身的经济抗压能力。”
G7峰会余音:5月的广岛G7峰会结束后,英国首相苏纳克(左二)对媒体表示,英国和G7集团其它国家在共同寻找方法,减少中国带来的挑战。“这一切都是关于去风险,而不是脱钩。”他补充说:“我们(七国集团)正在采取措施防止中国利用经济胁迫来干涉其他国家的主权事务。”
北京:不要“鹦鹉学舌”:对G7会议公报本已大为不满的北京做出激烈反应,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发言人指责首相苏纳克的言论是“鹦鹉学舌”。中国外交部(图)之前就G7公报表示:“对于所谓‘经济胁迫’,美国大搞单边制裁、‘脱钩断链’,才是把经贸关系政治化、武器化的真正‘胁迫者’。我们奉劝七国集团不要做经济胁迫的同谋和帮凶。”
李强斥“伪命题”:中国总理李强6月27日在天津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说:“现在在西方,有些人在炒作所谓的‘降依赖、去风险’,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看,这两句话就是一个伪命题。”他认为,风险管控应该由“企业去做相应的判断和选择”,政府和相关组织“不应该去越俎代庖,更不应该将去风险扩大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
走入欧盟对华战略:共同的对华政策也是6月30日结束的欧盟峰会上的一个重要议题。峰会联合声明称,将支持继续保持同中国的经贸关系,同时减少欧洲对中国的的经济依赖。"去风险"在本次声明中正式登场,成为一个概念,今后欧盟将以它作为指导方针推出对华战略。但有批评指,欧盟目前表述的“去风险”仍缺乏具体的计划和责任规范。
德国首份对华战略:2023年7月13日,德国联邦内阁通过首份对华关系战略,“不脱钩、去风险”是重要内容之一。文件称,德国将继续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应“降低关键领域的依赖性”。德国政府将提高社会对涉华风险的敏感度,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提醒企业做好风险管控。文件还强调,单方面改变台湾海峡现状是不可接受的,台海军事冲突升级将影响到德国和欧盟的利益。

调查:中国仍是有吸引力的选项

外商在华投资降至历史新低。据荣鼎集团信息,去年,美欧宣布的对华绿地投资降至不到200亿美元,此前最高的时候是2018年,达1200亿美元。与此同时,2021-2022年,对印度的投资则激增650亿美元,增幅为400%。

尽管如此,中国仍是有吸引力的选项。汇丰银行本月早些时候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5%的企业预计未来一年会扩大在中国的供应链。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上周表示,首届"链博会"美国参展商占境外参展商的20%,亚马逊、苹果、特斯拉、英特尔都参展。他表示:"衷心地期望美国企业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长远发展。"

(法新社、路透社等)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