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强化国防决心 却面临美延宕军售武器交货 - 聚焦台海
台湾总统蔡英文8日在2023「台北安全对话」国际研讨会开幕致词表示,台湾民众要有决心守护得来不易的民主,首要任务就是强化自我防卫能力、和社会韧性。她特别提到,国防预算连续8年持续增加,2024年将较今年成长7.7%,占国内生产毛额(GDP)2.5%。明年恢复一年期义务兵役,调整部队结构,确保军队能因应现代战争的挑战。
台湾因外交处境特殊,购置武器主要来源是美国。近年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加上美国支援乌克兰,导致美对台军售交付延迟。华府智库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于上周发布彙整美国国防安全合作署(DSCA)、以及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这两个来源的资料,列出美国积压对台军售项目总金额达191.7亿美元,约新台币6172亿元,内容分三大类:分别为传统装备占63.2%、不对称装备占22%、弹药14.8%。
传统武器部份以F-16C/D block70战机80亿美元,占整体积欠的41.7%为最大宗;M1A2艾布兰战车20亿美元;F-16战机与M1战车两项加总达100亿美元。
积欠的不对称装备以鱼叉岸置防卫系统23.7亿美元最高。其余积欠的不对称装备包括:MQ-9B无人机、海马士(HIMARS)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及空射鱼叉飞弹、野战资通系统、火山布雷系统。
卡托研究所指出,资料显示美国积欠品项里超过6成是传统装备,除占掉台湾有限国防资源的大部分,又很容易遭共军锁定并摧毁。展望未来,美国应考量优先售台更具战场存活能力及较能负担的不对称战力与弹药,以免台湾在冲突中迅速耗尽弹药。
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接受《自由时报》访问表示,军队装备采购会留一个缓冲量,现在准备的武器可能是5年后用来替换,或增加目前战斗能力,即便有2、3年延迟,对我军队战力影响非常小。
他表示,国防部早就有应对方案,武器装备的获得是采外购和自制并存的双轨路线,一方面可分摊风险,也可让成本平均,又同时可保有自主科技,这就是坚持国防自主的原因。
中国不时在台海、南海展现军力,最近一次,台湾国防部9日连发两起新闻稿,说明中共山东号航舰编队8日下午起,沿台湾海峡中线以西,由南向北航行,至9日上午经北部海域持续朝北航行。期间国军运用联合情监侦手段,绵密掌握海空域动态,并检派适切兵力监控应处。
同日另一个事件是,侦获中共于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长征运载火箭搭载卫星发射任务。该火箭飞行路径经过台湾上空,高度位于大气层外。台湾国军保持高度警戒,周密掌握相关动态,并采取预应作为,确保空防安全。
类似的军事动态在台湾几乎已成常态,执政党民进党强调国防自主的重要,当今3名主要总统参选人也都同意强化自保和吓阻力。民进党的赖清德主张强化国防自主,他抨击国民党立委马文君涉嫌潜舰泄密案,还继续提案删除潜舰预算,他向选民号召让民进党在国会过半,台湾国防自主路线才能延续。
国民党的侯友宜则提出3D战略,亦即吓阻、加强国防军备,让对方不敢发动战争;同时也要对话,从学者、专家及民间团体开始,再到官方之间的交流,让对话转移到交流
台湾民众党的柯文哲也强调台湾要想办法降低风险,对中国得做好防范,国防武器该买要买,军队要训练,在国防自保的情形下,愿意与大陆交流,他希望台湾是美丽之岛福尔摩沙,而不是兵凶战危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