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华盛顿和北京互相发出的善意信号 - 法国报纸摘要

周六法国出版的各大全国性报纸主要关注法国国内新闻。右派《费加罗报》在头版指出在“餐饮业、制造业、建筑业… 长期存在职位空缺危机”,称“尽管政府推出了多项刺激就业的改革以及最近的失业率升高,仍有三十五万个岗位虚席以待。这对企业领导人来说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天主教的《十字架报》则对国库资金的去向提出疑问“是城市还是乡村,国家的钱去哪儿?”。左派《解放报》针对“蓝色六角星事件(进行)的调查,(结果是来自)外来干预”。指出,自十月底在巴黎大区的很多建筑上出现涂写这一犹太象征的标识引发了强烈的不安,《解放报》揭开了这一案件中新的关键要素,这些新要素都指向一个来自国外的、有组织的破坏稳定。
“芬太尼:华盛顿和北京互相发出的善意信号”是经济类《回声报》网站在国际专栏上刊登的文章标题,指出在拜登和习近平会晤后,华盛顿解除了对中国实验室的制裁。 北京方面则承诺加大打击贩毒的力度。
文章在开篇指出华盛顿和北京很快,就将拜登和习近平表达的希望找到芬太尼问题解决方案付诸实践。 这种合成毒品正在大西洋彼岸肆虐,毒害着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
这么说是有充分理由的。 几个月来,美国当局一直把与这种毒品有关的死亡事件的茅台指向北京,因为制造芬太尼的分子来自中国。
对中国实验室的制裁取消
文章称,美国总统与中国主席在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会晤后,美国政府将两家中国机构从它的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中移除。这一清单列出了向美国出口产品时,必须满足特定许可要求的个人、政府组织和外国公司。
自2020年起被列入这一清单的中国公安部鉴定中心和国家毒实验室,现在不在名单上了。 因此,对它们的制裁也已经解除。这是一项具有象征性的措施,因为根据美国国会在两个月前发布的一份文件,“40 多名居住在中国或香港的人”因涉嫌贩运芬太尼而受到美国政府的制裁。
中国向出口商发出通知
不过,北京也决定展现善意。 在与拜登会面时,习近平保证,中国“对美国人,特别是年轻人遭受芬太尼的毒害深表同情”。
中国禁毒委员会随后也发布了一份通知,敦促企业和个人防止生产、贩运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能制造毒品的易制毒化学品。 除了回顾有关贩毒的法律框架之外,通知还明确了包括运输和物流服务在内的每个人的义务,以防范与毒品有关的违法行为。 为此,还列出了51种在美国收到严格管制的化合物。
“谨慎”对待订单
文章指出,这一通知不仅针对化学品生产商和制造商。 它还敦促生产和出口压片机等设备的个人和公司“谨慎”处理来自美国和墨西哥的订单。 这是为了防止这些设备被用于非法活动。
更准确地说,中国官方机构发布的通知警告违法者,如果发现销售或运输此类化学品,可能会受到“外国执法机构”的制裁。 这清楚地表明北京不希望在这个问题进一步恶化与华盛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