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1/2023 - 12:36

随着缅甸北部战乱升级,缅甸西部若开邦重新点燃战火,造成缅甸军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分裂挑战。继中国商队卡车遇袭被烧毁后,中国军队近日在中缅边境启动了新实战军事演习。

综合东南亚多家媒体报道,随着缅甸北部地区战乱加剧,中国政府呼吁当地华人撤离。继周五(24日)发生120辆满载货物的中国车队在缅甸境内遇袭被烧毁后,中国军队次日在中缅边境启动实战军事演习。

新加坡媒体引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讲话称这是一次“年度训练计划”, 演习目的旨在测试战区部队在快速行动、边境封控、火力打击的能力,以做好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准备。

缅甸军政府发言人佐敏敦 (Zaw Min Tun) 在官方社交媒体发文称:“中缅军事关系牢固,两军合作友好且不断加强。” 佐敏敦补充说,中国军演目标是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与和平。这并不违背中国不干涉缅甸内政的外交原则。

针对中国商队卡车遇袭以及此前缅北城镇老街遭火箭炮袭击导致人员伤亡事件。缅甸军政府指责这是“缅北少数民族武装组织策划的恐怖行动。”当地少数民族武装果敢同盟军发言人李家文否认这一指控。

缅甸北部战乱升级,此前中国一方面跟缅北地方势力合作打击电信诈骗团伙,另一方面则跟缅甸军政府保持良好关系,以保护中国在缅甸境内的石油天然气管道以及“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泰国媒体分析认为,缅甸内部民族矛盾爆发的时间点,刚好是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爆发引发国际地缘政治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刻。目前缅军与民间武装力量分别得到不同国际力量的支持,在各方实力拉锯中难免产生更多的安全风险。这种情形让注重商业利益而两头下注的北京政府陷入困境,此次中国军队沿着中缅边境进行实战演习,相信是向缅甸政府军以及缅甸少数民族武装同时发出警告。

缅甸官方媒体透露,缅甸外交部长吞瑟于2023年11月23日在内比都跟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举行会谈,双方就促进双边关系、维护缅中边境地区和平、稳定和法治合作交换了意见。

有分析指出,缅北地区长期由不同派系的地方武装势力掌控实质统治权,而这些民族武装力量在当地经营包括赌博、毒品、诈骗甚至贩卖人体器官的“灰色产业”,而腐败的缅甸政府军官员同样也能分到一杯羹。可是当这些灰产给中国乃至东南亚国家的社会经济乃至国际声誉造成极大伤害时,中国政府开始寻求跟缅甸官方与民间合作解决问题,不过长期以来收效甚微。直到10月27日缅北三个民族武装组织(MNDAA、TNLA、AA)向政府军发动袭击,导致当地原有势力受到打击。目前中国警方已抓捕了逾3万名诈骗犯。

另有观察认为,印度过去曾经多次向缅甸提出合并,恢复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缅甸联邦”计划。随着缅甸北部局势混乱,缅军节节败退,印度也担心缅甸军政府将变得更加依赖中国,新德里并不乐见中国在其边界的另一边发挥影响力。孟加拉国同样希望与缅甸政府加强关系,双方仍就罗兴亚人遣返回缅甸若开邦保持合作。马来西亚媒体援引仰光消息称,缅甸西部政府军与当地若开军(AA)重新开战,目前缅甸与孟加拉边境贸易完全中断。

2021年2月缅甸政府变天后,东盟任命特别代表并与夺取政权的缅甸军方谈判达成五点共识,呼吁立即停止暴力,组织有关各方和平谈判,为结束暴力并开展政治对话提供了路线图。但缅甸军政府合作态度消极,几乎不予以配合。东盟除了拒绝让缅甸军政府领导人参加东盟会议外,这一机制发挥作用有限。原因在于东盟成员国之间秉持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尽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对夺权军政府提出严厉批评,但泰国、老挝、越南以及柬埔寨等邻近国家则主张善意斡旋。今年年初以来,继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Ban Ki-moon)走访缅甸的外交尝试失败后,泰国邀请缅甸军政府代表与部分东盟成员国包括受缅甸局势直接影响的国家举行1.5外交对话也差点翻车。为了摆脱试图帮助一个应该受到国际社会排斥的政权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指责,泰国随即将烫手山芋转交给正有意强化自身在东南亚角色的印度。尽管印尼一度为东盟轮值主席被逾权而感到愤怒,但还是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在新德里举行的第二场1.5会谈,与会国家包括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尼以及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和日本。但印度1.5对话讨论的主题是缅甸影子民族团结政府(NUG)参与谈判进程的可能性。这似乎根本不可能,缅甸局势在牵涉到各方利益的演变中持续复杂化。

关于化解缅甸政治危机,流亡泰国的缅甸人权活动人士丁莎顺蕾伊(Thinza Shunlei Yi)推文提出两点质疑:第一,必须评估东盟五点共识为何失败? 事实上东盟并未解决缅甸的任何问题。第二, 必须制定东盟领导人共同努力向缅甸政变施压的行为准则。今年5月,缅甸民间社会向东盟提出审议和修改五项共识的建议并起草五项新提案如下:

1. 通过东盟行动计划,尽快保护人民并结束暴力。最低标准是结束缅军的空袭。

2. 与缅甸所有利益相关团体组织包容性和有意义的讨论,包括民族团结政府(NUG)、民族团结协商委员会(NUCC)。该委员会代表缅甸议会(CRPH)、民族革命组织( ERO)和其他民间社会部门。

3. 修改特使任期为3年,拥有独立执行权以及能够调动采取任何行动的资源。

4、调整人权支持计划相关战略规划。 防止政变集团成员担任东盟灾害管理人道主义援助协调中心(AHA中心)执行委员会代表,并向人道主义援助接受者提供援助,包括缅甸边境地带的人民。

5. 东盟特使应与缅甸民间组织(NUG、NUCC、CRPH、ERO)建立民间社会沟通渠道,包括发动“缅甸之春”(Spring Revolution)革命运动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这五项修改建议源于东盟五点共识的失败。该声明还表示,当东盟无法成为推动任何变革的支持力量时,空谈缅甸和平的背后将会进一步引发更多的暴力。缅甸是否仍应是东盟成员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综合媒体观察透露,缅甸政府军多次与缅甸平民发生战斗,尤其2021年初以来的战斗明显削弱了缅甸军队。一篇署名叶妙海 (Ye Myo Hein)的缅军实力分析报告(Myanmar's Military Is Smaller Than Commony Thought, and Shrinking Fast)指出,缅甸军队的士兵数量并不像我们这些局外人想象的那么多。根据对前军官的采访和统计调查,叶妙海的结论是,缅甸军队正面临危机。 因为正规军的数量正在迅速减少。一般估计政变前缅甸军队有30万至40万士兵,但这个数字并非明确的统计数据。相信缅甸兵力约有15万,其中7万是准备战斗的士兵。伴随着激烈民间反抗和不断发生的战斗,大约有 10,000 名士兵和警察叛逃并加入了反政变运动的部队(PDF)。平行政府 NUG 也估计,自冲突以来, 应该有至少2万名政变士兵死亡。而其他消息来源的估计应该有1-1.5万名缅甸士兵被杀。但无论缅甸军队拥有士兵人数多少,比预计的高还是低?但外界可以轻易评估的是,目前缅军正面临多线作战,并在几乎所有民族武装地区逐渐失去立足点。缅军只有在仰光、曼德勒和内比都等“真正的缅甸人”居住的地区仍保留军事控制力。这一地区数百年来一直是缅甸人民的心脏地带,在拥护大缅族主义的缅甸,这一中心地区没有民族民兵基地,过去几乎没有发生过战斗。但自从政变以来,原本中心地带的曼德勒、实皆和马圭省也沦为冲突地区,并成为反政变部队或人民保卫军(PDF)的据点。由于缅甸中心地带长期以来一直是缅甸国王权力象征的战略要地,因此,外界正在关注当纯正缅族人民在历史和心灵中最重要的领域全面沦为战场的时候,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Min Aung Hlaing)当局将如何收拾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