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为何无法想象巴勒斯坦人的安全权?
内陆挪威应用科学大学国际研究副教授纳迪姆·库里 (Nadim Khoury) 表示,西方的信念——只有以色列有权自卫,而只能从人道主义角度看待巴勒斯坦人——可以追溯到《奥斯陆协议》。
专门研究和平谈判和调解道德的库里在英国“中东之眼”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解释说,目前有关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政治讨论已融合为两个主要框架:第一个涉及人道主义援助,第二个涉及安全。
在这方面,他想知道谁应该得到人道主义援助? 谁有权获得安全? 他表示,由于暴力事件频发,人道主义框架已占主导地位,其中包括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
首要任务是以色列的安全
文章中称,从记者到专家,尤其是世界领导人,每个人都在谈论安全框架。但在安全问题上,西方政治话语优先考虑其中一方:以色列。
文章中解释说,西方称只有以色列才有权自卫,西方国家必须尽一切努力维护以色列的安全,并补充说,这需要武装一个已经全副武装的社会,为其占领和袭击提供外交掩护,并为其提供无条件的政治和道义支持。
文章中质问,在巴勒斯坦人遭受许多人所谓的种族灭绝的时刻,为什么在考虑安全问题时,他们被排除在外?为什么没有人能够想象巴勒斯坦人享有安全权?为什么他们只关心人道主义援助、走廊、援助、休战或停火?
文章中上述问题回应称,巴勒斯坦人只有在被杀、致残、受伤、丧偶、孤儿、饥饿或监禁时才显得重要(如果他们真得重要的话)。
虚伪和口是心非
作者指出,以色列人的情况并非如此,他们有权获得安全,并强调,这种虚伪表明双重标准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基石,其中一些人应该得到安全,而另一些人则不能。

作者表示,仅仅关注以色列的安全并不新鲜,也不限于以色列针对巴勒斯坦人的许多战争,而且在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签署的奥斯陆和平协议中至关重要。
作者解释说,1993 年的《原则宣言》规定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相互尊严和安全”,尽管如此,其基础是以色列的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外交部在其网站上明确表示,目标是“保护以色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安全利益,无论是外部安全还是约旦河西岸公民的人身安全。”
作者表示,以色列的外部安全是指其与阿拉伯国家的实际边界以及未来巴勒斯坦国与约旦和埃及的边界地区,其“公民人身安全”中的公民是指绿线以内的公民。但更重要的是,在缔结《奥斯陆协议》时,以色列所有定居者都出现在约旦河西岸及加沙地带。
以色列的无条件安全
文章中解释说,以色列能够以外部安全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名义为任何事情辩护:随意扩大非法定居点、修建新定居点、吞并巴勒斯坦土地、推迟谈判、设立检查站、入侵巴勒斯坦自治地区。
在《奥斯陆协议》背景下,巴勒斯坦安全被降级为“内部安全”,这意味着,当且仅当巴勒斯坦人也保护以色列人免受反对和平进程的巴勒斯坦组织(例如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侵害时,他们才能自治。
文章援引当时英国记者格雷厄姆·阿舍尔的话说,这种和平的定义“可以翻译为以色列人的无条件安全和巴勒斯坦人的有条件安全”。作者补充说,在和平时期,就像在当时的战争时期一样,以色列的安全是首要任务。
《奥斯陆协议》中不存在这一点
作者表示,在《奥斯陆协议》中找不到有关巴勒斯坦人享有安全权——免受以色列定居者、以色列殖民主义和以色列袭击的安全——的观点。
作者在文章最后表示,解决方案是达成一项政治协议,认真对待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安全权,而不是实行优先考虑其中一方的种族隔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