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拒绝加沙地带停火,并在2023年12月12日在联合国大会上投票反对这一项目的十个国家中,就有奥地利。

还有捷克,他们是唯一两个采取这一立场的欧洲国家,并在10月底的会议后再次坚持这一立场,此前克罗地亚和匈牙利放弃了此前的反对立场。

奥地利的立场引发了许多疑问,这个国家几十年来以其相对中立的政策方针而闻名,它采取反对人道主义价值观的孤立的欧洲立场,并坚持继续对加沙的侵略。

以下是有关奥地利立场的一些问答:

奥地利总理卡尔·内哈默在维也纳集会上支持以色列侵略加沙
(盖帝图像)

目前谁领导奥地利?他们的职位是什么?

卡尔·内哈默自2021年底起担任奥地利总理,他是因腐败指控而辞职的塞巴斯蒂安·库尔茨政府的前内政部长。内哈默属于保守派人民党,近年来该党与以色列关系日益密切。

自2017年年轻的库尔茨上台以来,奥地利和特拉维夫宣布两国关系翻开新篇章,关系在各个层面得到发展。

出生于1986年的库尔兹将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形容为“父亲般的朋友”,同时2021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的战争之后,以色列国旗在总理府升起。

埃及裔奥地利博士、乔治城大学“桥梁倡议”高级研究员法里德·哈菲兹告诉半岛电视台,他认为,奥地利现在在与以色列的关系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德国模式,特别是由于将三个政党聚集在一起的历史的敏感性。

目前在野的极右翼自由党正试图推动奥地利在世界和平中发挥更大作用,并批评其背离中立立场。该党在民意调查中领先于竞争对手,如果达到预期,它将赢得2024年选举。

以色列和奥地利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开始的?

见证了赫茨尔诞生的奥地利,也见证了多位纳粹领导人的诞生,其中最重要的是阿道夫·希特勒,它被认为是纳粹政策的受害者,因为希特勒将它并入德国。二战后,奥地利在盟军监护下长达十年之久,此后,它试图在国际政治中保持中立立场,相对受到邻国瑞士经验的影响。

但据奥地利人文研究所称,维也纳在建国后就热衷于与特拉维夫建立外交关系,并寻求尽快建立外交关系,以强化其作为“纳粹主义第一个受害者”的形象,避免因其领导人在战争期间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行而被追究责任。

与德国不同的是,以色列没有向奥地利询问这段过去,直到后来关系变得紧张。

已故巴勒斯坦总统亚西尔·阿拉法特与奥地利前总统布鲁诺·克赖斯基(中) (盖帝图像)

关系如何紧张?

二战结束后,奥地利并没有追随德国的立场无限支持以色列,相反,两国关系仍然紧张,尤其是奥地利自由党的存在,特拉维夫将其视为新纳粹分子的出路。因此,它拒绝与该党任何和解,甚至于1999年该党进入联邦政府后召回了其驻维也纳大使。

紧张时期(1986年至1992年)时,曾任联合国秘书长、同为自由党成员的奥地利前总统库尔特·瓦尔德海姆被指控在纳粹军队服役时犯罪。以色列强烈拒绝他竞选总统,美国也阻止他进入以色列领土,但政府坚称他无罪。

奥地利和以色列之间最紧张的时期是奥地利社会党犹太裔总统布鲁诺·克赖斯基时代(1970年至1983年),他拒绝特拉维夫的政策并支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79年,他还邀请已故巴勒斯坦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前往奥地利,这是阿拉法特在非洲大陆与欧洲领导人的首次正式会晤,尽管以色列对此表示不满。

法里德·哈菲兹:奥地利在与以色列的关系上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德国模式 (阿纳多卢通讯社)

奥地利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法里德·哈菲兹评论道:“二战后,奥地利以某种方式支持巴勒斯坦人,并在克赖斯基时代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开设了大使馆。”他强调,向以色列的转变是近年来开始的,特别是当奥地利向右转时,特别是随着人民党内的新一代。

自2013年被任命为外交部长以来,塞巴斯蒂安·库尔茨在这一和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欧洲右翼政党对穆斯林日益增长的敌意也导致他们寻求与以色列走得更近,以提高自己的国际声誉,其中包括奥地利政党。

近日,奥地利议会效仿德国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谴责库尔兹党提出的抵制以色列运动(BDS运动)。

这位奥地利研究人员表示,右翼政党“钦佩以色列,因为他们认为以色列是一个纯粹的民族国家,也是抵御伊斯兰教威胁的堡垒”。

来源 : 半岛电视台